快捷导航
首页 >> 知名专家 >> 院士专家 >> 工程院院士 >> 查看详情
于振文
于振文    于振文(1944.6.22-)作物栽培学专家。辽宁省旅顺区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高产栽培理论,揭示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优质栽培生理机制,提出以氮肥后移和生育前中期低定额后期控制灌溉为核心技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理论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参编编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振文(1944.6.22-)作物栽培学专家。辽宁省旅顺区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高产栽培理论,揭示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优质栽培生理机制,...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点此】微信联系
邀请讲课
13810808675
详细介绍
 

于振文(1944.6.22- )作物栽培学专家。辽宁省旅顺区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系统研究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高产栽培理论,揭示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优质栽培生理机制,提出以氮肥后移和生育前中期低定额后期控制灌溉为核心技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品质生理与优质高产栽培理论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参编编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家动态

上一篇:喻树迅

下一篇:喻景权

X微信咨询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810808675

(复制微信号,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