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村智
大村智教授生于1935年,先后被评定为日本学士院院士、美国以及法国科学院的院士。大村智教授建立起了许多筛选天然活性物质的原创性方法,发现了超过130种结构类型、330种新的活性化合物。其中,avermectin等16种化合物已经作为人类的治疗药物、兽药或者农用化学药物在全球得到了广泛使用,创造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Ivermectin自1983年作为在全球兽药中最畅销的药物一直保持至今,1988年起在WHO的指导下,用以彻底防治盘尾丝虫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3年,先后将56.4million人群从失明的危险中挽救出来。他深入研究了许多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分析了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及功能,搞清了avermectin生合成中包括的17种基因,完成了生产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的全基因谱分析,成为在基因水平上阐述微生物二次代谢产物的重大成就。他还率先在全球通过基因整合,合成了第一个杂交抗生素mederrhodins-A和-B(1985)。迄今已经发表了800篇科学论文,编辑了7本专著,参编了30部其它书籍。大村智教授获得了全球主要发达...
-
刘锦川
刘锦川,美国籍,1937年10月出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资深院士、金属与陶瓷部合金行为与设计组组长。刘锦川博士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在金属间化合物、贵金属合金设计和大块金属玻璃材料等领域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国际材料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科学家。他共发表学术论文344篇,编辑国际学术刊物20本,主编国际科学期刊4本,获得美国专利25项。他获得2001年美国冶金材料期刊金质奖章、1998年布朗大学杰出校友金质奖章、1988年美国总统奖之一劳伦斯奖、1980年国际贵金属学会首届亨利阿尔博特奖等重大奖励。
-
尤里·古里亚耶夫
尤里·古里亚耶夫教授生于1935年,是固态物理学、信息、电子和无线电物理学领域的专家。他是声电子学、自旋波电子学、声子光学和生物医学电子学的开拓者之一,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原创性贡献,如发现“古里亚耶-布鲁斯坦波”,在仪器制造等应用领域有创新,近年来又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微-纳电子学,研制出新的工艺。出版著作4部,论文400多篇,获60多项专利。他的成果曾获苏、俄和欧洲物理学会多项奖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威廉·沃尔夫
威廉·沃尔夫教授生于1939年,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是5个专业学会会员(ACM,IEEE,AAAS,IEC,AWIS)。他是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研究的带头人,致力于高性能计算、主动通信、程序语言、编译系统、操作系统及计算机架构的研发。威廉·沃尔夫教授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和技术报告,论著3本。持有两项美国专利,辅导了25名计算机专业博士生。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沃尔夫教授曾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长。他曾任美国科学基金主任助理,弗吉尼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Tartan实验室创建人兼总裁。
-
黄锷
黄锷教授生于1937年,2000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教授于1967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体力学和数学系的博士学位。黄锷博士的主要贡献是他所发明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Transform)是“NASA历史上在应用数学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黄锷教授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因为他“在分析非线性随机信号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在工程,生物和其他学科中广泛的数学应用”。他获得“美国服务贡献奖”的主要贡献是他“在检测和完善NASA航天飞机,防震建筑,桥梁,潜艇,医药和其他方面的先驱性工作”。黄锷博士三次获得“NASA杰出太空奖(NASAExceptionalSpaceActAward,1998,2002,2003)”。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郭位
郭位,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及校杰出教授,目前担任IEEETransactionsonReliability主编。郭教授于200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后又获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同时也是国际品管学管学院(IAQ)院士,国际工业工程学(IIE)会员、美国品管学会(ASQ)会员、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美国标准协会(ASA)及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IEEE)院士。1980年从堪萨斯州立大学取得工程学博士学位,1972年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获得核子工程学学士学位。其早期著作「可靠性最优化设计」是可靠性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郭教授的学术贡献在于针对现代化的电子系统进行可靠度的衡量、推估及模式化作业,期望能在兼顾基础研究与实务应用的考量下达到系统最佳化的设计。他为电子早衰期研究的先驱,近年并在纳米可靠性研究上获得突破性进展。他最近的研究方向包括微电子产品可靠度设计的评估与具备软件系统可靠度/维修性的设计。至目前为止,郭教授主持或共同主持了超过一仟万美元的研究计划案。这些竞争激烈的研究案其经费来自国家科学基金(NSF)、军队研究办公室(ARO...
-
奥德马格努斯·福尔廷森
奥德马格努斯·福尔廷森教授,1944年出生于挪威斯塔万格。目前,弗尔蒂森担任伦敦大学学院的客座教授。福尔廷森担任国际船模试验水池会议五个委员会及国际船舶结构委员会下三个委员会的成员或主席。福尔廷森是诸多国际会议的创办人,包括快速海运国际会议(FAST),并担任某些国际会议的组委会主席。福尔廷森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学院,挪威科学与文学院,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协会院士,同时是美国国家工程院以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68年,获得挪威卑尔根大学应用数学理学硕士学位;1971年,获得密歇根大学造船及海洋工程博士学位。福尔廷森带过48名博士生;发表310多篇科学论文,撰写了三部教材,并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分别为《海上船舶和海上荷载结构》(1990),《海上高速船水动力学》(2005)和《晃动》(2009)。《晃荡》为福尔廷森与A.N.蒂姆卡哈合著。他还举办过多次主旨讲座。福尔廷森的研究方向是海洋水动力学,以及水流是如何对船舶行为与海洋结构物产生影响。他在船舶水动力学的所有经典学科的范畴(阻力、推进,机动及适航性)开展研究,解决应用问题,如水产养殖场与水下悬浮隧道。福尔廷森为波...
-
科林·布莱克默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牛津莫德林学院院士。同时,也在英国华威大学,新加坡的杜克-新加坡大学医学研究院担任教授职位,是位于新加坡的神经学研究合伙公司主席,也是阿布达比酋长国技术发展委员会科学与技术顾问。是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科学院)院士,医学科学研究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是生物学会,英国科学进步协会,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生理学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荣誉院士或院士。此外,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印度神经科学学院和印度国家科学学院外籍院士。1962至1965年,曾在英国剑桥学习医学;1965年至1968年,获得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理光学博士学位。科林·布莱克默的研究涉及到视觉的诸多方面,人脑的早期发育以及大脑皮层的“可塑性”。科林·布莱克默应用了广泛的实验方法,包括对人脑中单个神经元的电生理学记录,研究神经元结构与连接的解剖方法,大脑皮层的光记录法,用于研究人类观察者视觉功能的心理物理法,以及人脑功能性磁共振造影。1968年至1979年期间,在剑桥大学任职,当选为唐宁学院院士。1979年,搬往牛津,担任生理学韦恩弗利特教授,直至2007年。1990至2003年期间,...
-
范良士
范良士现为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化学及分子生物工程学系杰出大学讲座教授及C.JohnEaston工程讲座教授。他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墨西哥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范教授1970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理学士学位;1973年与1975年从西弗吉尼亚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此外,他还于1978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范教授的研究破解了构成CaO与SO2反应基础的离子扩散机制,这一机制对于空气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阐明了液固体悬浮液中尾流动力学,该学说导致了流体化与液体-颗粒系统里最重要的现象。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已经发明了7项可用于工业的洁净煤过程,包括OSCAR,CARBONOX,CCR,钙循环,煤直接化学循环过程。这些过程控制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并将含碳燃料转化成转换成氢气,电力或液体燃料。他们也发明了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用于三维、实时与多相流成像,该项技术目前正应用于学术界与工业界。范教授是《粉体技术》美国编辑,并担任其他期刊及丛书的编辑委员,包...
-
杨祖佑
杨教授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航空航天研究院院士,美国工程教育协会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院士。目前任美国大学协会主席以及太平洋周边大学协会副主席。同时,供职于美国国家科学奖校长委员会,千年科技奖国际遴选委员会以及美国科维理基金会的董事会。他是30米望远镜项目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正成为该项目成员之一。同时,担任新加坡教育部国际学术顾问小组成员。1996年以来,担任何梁何利奖最终遴选委员会委员。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杨博士专门研究航天结构、结构动力学、复合材料、有限元、跨音速气动弹性,风和地震结构工程和制造业。他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生物启发传感器和执行器,用于控制土木、机械和航空结构,以及金属切削和生物复合材料加工。他单独撰写或合著170多篇论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以及一部广泛使用的有限元结构分析教材(该教材日文版已再版)。迄今,共指导过52篇博士论文,20篇硕士论文;每年坚持教授本科生工科课程,目前指导多位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博士生。他的研究工作,教学及公共服务,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所获荣誉包括美国工程教育学会颁发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