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卫红
现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早产儿优化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早产和早产儿医学分会常委、北京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牛新哲
牛新哲,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省首批"民办教育专家",郑州睿源教育机构董事长,华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君学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培训联盟理事会主席。
-
韩玉瑕
韩玉瑕,伟殳教育创始人,德友汇发起人。北京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特聘讲师。
-
王林
王林,就职于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一职。王林2015-04-2308:00:00,王林受邀参加了由拓领会展集团在虹口区逸仙路328号主办的《2015EFEC第三届中国物流金融高峰论坛》2015-09-2308:00:00,王林受邀参加了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在曲江新区雁南一路主办的《第一届中欧国际早期教育与绘本阅读高峰论坛》2015-12-0208:00:00,王林受邀参加了由蒲公英教育智库(新校长杂志社)在深圳坪山新区金牛西路33号(与一号路交汇处)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
杨东平
杨东平,男,1949年9月生,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自然之友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现代化理论、教育公平、教育公共政策等,曾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和改造、教育公平等问题并参与实际行动。
-
徐小平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著名留学、签证、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是新东方留学、签证、出国咨询事业的创始人和过来人独立董事。和俞敏洪、王强一起被誉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徐小平1965年生于江苏泰兴,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83至1987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教师、北京大学团委文化部长、北大艺术团艺术指导。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并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1996年1月回国,创建新东方咨询处,从事新东方出国咨询和人生咨询事业。2010年离开新东方,创立“真格”天使投资基金。成功案例:世纪佳缘,兰亭集势。
-
郑艺
郑艺,就职于上海市徐汇区学前教育研究室,现任主任一职。郑艺2015年11月01日,郑艺受邀参加了在锦江区静安路5号的《2015西部幼教论坛》2015年11月22日,郑艺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早教论坛组织委员会在白云区白云大道南1039-1045号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幼教年会》
-
陈宇
陈宇在《走向世界技能强国》论述了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领域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诸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传统教育培训的弊端、职业培训的现状和趋势,伦理学伦理及职业道德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经济理论、职业培训比较研究等等;解决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涉及到的种种实施问题,这些理论的探究和实施的设计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从理论建设、实践指导、制度保障方面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调入劳动部,历任国际劳工研究所副所长,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主任。长期从事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著有《中国劳动经济学原理》、《现代工资理论与管理》、《劳动科学体系通论》、《走向世界技能强国》等著作,主编《当代劳动科学丛书》,发表论文、研究报告逾百篇。主持或参与主持过多项国家级、部委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其他奖项。其中,与宋晓梧、张子健共同撰写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主报告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人誉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之父”。建国以来,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善,职业培训的基础极其薄弱。陈宇先生从零开始,对职业标准制定工作流程的规范,对职业培训的内容体系、考核结构的设计,以及如何形成职业鉴定质量控制体系等入手,规范中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和考核,使得人力资源开发从认识层面进入到规范操作层面。因此,陈宇被誉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之父”。
-
卢慧文
卢慧文,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校长,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上海协和双语学校以中西方文化融合为特色,现有学生3500余名(外籍学生超过1200名)。学校目前是国际文凭组织(IBO)世界学校和世界权威学校鉴证组织AdvancEd正式成员校,毕业生送往世界各地的知名高等学府。
-
孙云晓
孙云晓,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曾以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教育代表作有《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孙云晓教育研究前沿书系》、《孙云晓教育影响力丛书》、《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等。1993年,孙云晓发表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年《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等有影响力媒体的报道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转载或报道,引发全国对教育的大讨论。2011年,由于日本大地震,孙云晓1994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重新被网友翻出,引发讨论。网友根据新闻报道,认为日本青年在地震中的表现远不如中国青年,因此认定孙云晓当年有鼓吹日本青少年,贬低中国青少年之嫌。此后孙云晓的博客和微博不断遭到网友围攻和谩骂,某些论坛以“鞭尸”等为题将20多年前的争议内容再度掀起,有些网友甚至质疑夏令营活动本身的真实性。对此孙云晓先生不得不暂时关闭微博,删除相关人身攻击言论后,才重新开博。同时他在博客上重新刊登1994年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给予澄清,孙云晓强调写《夏令营中的较量》,是在揭示中国教育的危机,而非对中国孩子的贬低。对于一段时期内论坛和微博中的质疑声音,孙云晓在网上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勇于质疑的年轻人,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作为80年代孩子的共同记忆这种宣泄的情绪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