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野静歌
牧野静歌,就职于日本冈山县私立莲昌寺幼儿园,现任园长一职。牧野静歌2018年05月12日,牧野静歌受邀参加了由第20届北京国际幼教展组委会在朝阳区北三环东路6号主办的《2018中日幼教国际论坛》
-
吴荫芳
吴荫芳,男,生于1938年7月,清华大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燃气轮机专业。1962年1月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工作8年。1970年4月~1979年12月,主要从事“文革”时期的“科研生产组”工作。1980年1月~2002年10月退休及以后的返聘。多年以来,承担和参加了《中关村一条街调查》、《科技奖励制度调研和建议》、《高校与经济界、科技界横向联系》等课题的研究,讲授知识产权,科技管理,技术转移等课程及专题。
-
李杰
李杰,就职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现任学前教育系主任一职。李杰2015年04月12日,李杰受邀参加了《2015中国国际幼儿教育年会--国青国际教育论坛》
-
武法提
武法提,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一职。武法提2015年04月26日,武法提受邀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会》
-
易中天
易中天(YiZhongtian),男,汉族,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作品。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2008年主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
-
韩茹凯
韩茹凯(RuqaiyaHasan)澳大利亚悉尼麦考莱大学荣休教授,是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韩礼德博士之后的首席专家。韩茹凯博士在语篇语言学、语境理论、儿童语言发展、教育语言学、话语分析、文学文体学等方面成就显著,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国际语言教学方面享有极高的声望。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韩茹凯文集》7卷。
-
MaryKalantzis
新伦敦小组成员、多元识读研究领军人物之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育学院院长;曾任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语言及社区服务学院教育系主任、澳大利亚教育学院院长协会主席。出版学术著作包括Literacies (剑桥大学出版社),NewLearning:ElementsofaScienceofEducation (剑桥大学出版社), UbiquitousLearning(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等。
-
代解杰
研究方向: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及药品有效性评价,实验动物新品种研发及标准化研究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现担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灵长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实验动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云南省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和《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副主编。从事实验动物研究与管理工作34年,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参与3项、国家级省级自然基金项目、省重点项目,WHO、美国和日本等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先后构建了艾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甲肝等猕猴模型,HCV、手足口和帕金森氏症树鼩模型,为人类重大疾病新药研发及疫苗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研究团队的领头人,率先攻克了树鼩繁殖关键技术,建立了我国最大的实验树鼩饲养繁殖种群,为我国实验动物新品种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示范。先后获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三),组织制定了5项云南省《实验树鼩》地方标准,获国家专利8项。作为国内实验动物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之一,参与“十三五”国家实验动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
-
李丽秋
李丽秋,北京外国语大学韩语系副教授,于2015年8月17日受邀参加了《高等学校多语种专业(法、德、俄、西、日、韩)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暨高等学校多语种翻译教学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Carsten Lundby
Lundby博士先任职于瑞士苏黎世大学生理学研究所,他的研究主要涉及人体对于低氧环境的生理反应与适应过程。他领导的团队关注低氧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系、氧气的运输与利用、低氧对于最大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EPO的作用等。他们的团队已经发表了一百多篇关于低氧生理相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