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伯驹
姜伯驹,男,1937年9月生,汉族,祖籍浙江苍南。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留校任教至今。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美国伯克利数学科学研究所等处作研究访问,在美国加州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校任客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1998年为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现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教授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在不动点理论中Nielsen数的计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所创的方法在国外称为“姜子群”、“姜空间”。80年代,运用低维拓扑学的理论和方法,证明了曲面自同胚的最少不动点数等于Nielsen数;并以辫群为工具发现了与高维情形相反,曲面自映射的最少不动点数一般不等于Nielsen数,全面解答了已有50年之久的Nielsen不动点猜想。之后又开拓了Nielsen式的周期点理论,并进一步探索其与低维动力系统的联系。2000-2005年曾任科技部973计划《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姜伯驹于1982年和1987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二等奖。1988年获陈省身数学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华罗庚数学奖。2002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获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姜伯驹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5-2000年曾任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
严世健
严世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教授认为:数学意识,是指人们在数学学习、数学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数学的见解和看法。数学意识通常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中表现出来,首先,在生活实践方面,数学意识表现为能够主动地用数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处理一些问题。这里主要体现了数学观察推理意识、数学敏感性等。其次,在数学学科内部,表现为能够理解数学的学科意义,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懂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数学中有许多概念,从深层次讲,它们代表的是一种意识或观念。最后,在数学文化方面,也蕴涵着一定的数学意识——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懂得数学的美和价值等。数学意识一方面是人的数学素质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又广泛地支配人的数学行为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意识被认为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素质。有人认为,应用意识是一种无形的主观意图和动态取向,但具有高附加值,它是创新的潜在因素。米山国藏把应用化精神作为其中数学精神之首,这里的应用化精神显然可以理解为数学应用意识。
-
余玉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长期在香港、法国、荷兰等地工作,先后就职于香港大学、法国特鲁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CNRS)、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欧洲排名3-5位)等。在国外工作期间主持多项国际项目、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20余名。现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正在指导硕博士生近20名。已组织国际会议20余次,是多个国际期刊的编辑,是香港RGC项目,以及国家教育部专业学者等重要项目的评审专家。
-
傅蕴慧
傅蕴慧-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教授。多年幼儿教育从业经验,多次出席会议发表演讲,幼教行业热门邀请嘉宾。
-
陆晓慧
陆晓慧参加了由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的“南宁市百名幼儿教师送画下乡”活动。小分队一行到隆安那同镇中心小学进行主题墙、地面游戏图的绘画,以及洗手流程图的设计和布置。活动得到了当地学校的好评。
-
冯志坚
冯志坚,就职于东北师范大学,现任教授一职。冯志坚2015年08月01日,冯志坚受邀参加了由中国蒙台梭利协会(CMS)在崂山区天水路2号(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旁)主办的《2015年第十届蒙台梭利教育国际研讨会》
-
刘宝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美国农业部国家土壤侵蚀实验室,普渡大学博士后。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土壤侵蚀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近40篇(部)论文(著),其中10余篇被SCI和EI收录。同时兼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美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等社会职务。2015年1月,在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杨东为
NBA体育文化发展(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副总裁,主持NBA中国商业事务。杨东为长期致力于NBA中国的市场开发,在职业体育及体育赛事资源及无形资产开发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
闫正洲
闫正洲,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参加银河系:银盘和疏散星团研讨会并发表精彩演讲。银河系的研究是当前天体物理的前沿,其中很多问题与星团和恒星的细致物理过程相关。恒星物理是天体物理的基础,在国内恒星物理界许多同行的支持参与下,我们加入了国际SONG计划的团队,并由中国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国际SONG计划网络平台的时域大视场多色测光观测计划,即50厘米双筒望远镜网络(50BiN)以开展银河系疏散星团和恒星物理研究。在积极推进中国SONG项目的同时,50BiN原型节点由西华师范大学投资,在国家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的大力支持之下,SONG项目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测试运行。50BiN拟借此会议公开发布测试观测数据(50BiN-EDR)。LAMOST是当今国际上开展银河系研究的利器,其巡天数据覆盖了银河系从盘到高银纬的广大的天区。尤其在银盘附近的低银纬天区,LAMOST提供了研究银盘和疏散星团海量的数据。
-
Kumiko
KumikoMurataisprofessorofEnglishandappliedlinguisticsattheSchoolofEducationandthe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WasedaUniversity,Japan.SheistheauthorofACross-CulturalApproachtotheAnalysisofConversationandItsImplicationsforLanguagePedagogy(1994),theeditorofExploringELFinJapaneseAcademicandBusinessContexts(forthcoming)andtheco-editorofAppliedLinguisticsandLanguageTeachinginJapan(2008,inJapanese)andGlobalEnglishesinAsianContext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