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红
杜红,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在职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宜昌市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1981年中师毕业于宜昌师范理科班,1993年专科毕业于宜昌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完成在职研究生学业。他强调科学有效的思想引领,求真务实的有效举措,锻造了克难奋进、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领导集体。校党支部连续10年被表彰为“先进(五好)基层党组织”。他撰写的《校长如何有效引领学校》《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特教“两头延伸”》《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1+1=1的哲学思考》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在湖北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理念引领发展,艺术成就特色》在“两岸三地”校长论坛上交流,“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特殊学校创建与发张战略研究》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成果贰等奖。他科学谋划创建残疾学生幸福家园,用非凡的智慧促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与宜昌市政府共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为学校发展赢得了新的机遇。
-
刘丹青
-《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兴趣为语言类型学、语法学和方言学。1996年调入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其间于1997年5月至2000年9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徐烈炯教授。2001年4月借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任《中国语文》副主编,次年正式调入,继续任该刊副主编,并先后任所长助理、副所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主任、所长。曾兼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现兼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德国柏林社会科学院普通语言学研究所、台湾清华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匈牙利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韩国庆熙大学、西江大学、高丽大学、首尔大学等处进行访问研究或讲学,并曾在澳门、瑞典、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处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贡献刘丹青从本科开始从事汉语语法和方言的研究,从跨方言语法比较拓展到类型学视角的跨语言跨时代研究,研究对象覆盖古今汉语、吴、江淮、徽、粤等几大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及外国语言。研究领域以语法为主,兼及语音、词汇语义、文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英文论文发表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地的语言学期刊及文集。有著作被翻译成韩国语、日语在韩国、日本出版。刘丹青致力于将具体语法现象置于人类语言共性和类型差异的大背景下考察,注重理论探讨和新领域的开拓,注重将现代语言学观念引入国内语言的调查研究。他是较早开拓汉语方言语法领域和较早关注语音节律对汉语语法影响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语法研究的语音平面”、“语用优先”、“唯补词”、“无标化”、“语言库藏类型学”、“显赫范畴”、“原生重叠和次生重叠”、“(去)叹词化”等新概念,也是在国内较早研究框式介词、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和叠加、关系化、标句词、附缀(化)等学术问题的学者。刘丹青是语言类型学在中国普及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还主持编制了多种新型方言语法调查问卷,主持创建了两个方言语法语料库,编著了《语法调查研究手册》。
-
龙百渡
龙百渡(FernandoBrandão)教授是上海世博会巴西馆总设计师,巴西馆工程的责任建筑师,生于巴西圣保罗。1985年从圣保罗的桑托斯建筑与城市大学毕业,并成为里约热内卢的建筑设计公司的实习生,他的毕业论文获得了研究委员会(CNPq)奖学金。自1996年起,FernandoBrandão教授开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获得了ADG巴西平面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奖项。2009年,成功获得上海世博会巴西馆首席设计师资格。
-
蔡永良
蔡永良,就职于上海海事大学,现任教授一职。蔡永良2015年04月03日,蔡永良受邀参加了《2015第五届国际语言教育政策学术研讨会》
-
周小兵
周小兵,就职于中山大学,现任国际汉语学院院长教授一职。周小兵2015年05月23日,周小兵受邀参加了《2015年第四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
-
朱永生
-
-
吴荫芳
吴荫芳,男,生于1938年7月,清华大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燃气轮机专业。1962年1月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工作8年。1970年4月~1979年12月,主要从事“文革”时期的“科研生产组”工作。1980年1月~2002年10月退休及以后的返聘。多年以来,承担和参加了《中关村一条街调查》、《科技奖励制度调研和建议》、《高校与经济界、科技界横向联系》等课题的研究,讲授知识产权,科技管理,技术转移等课程及专题。
-
赵国屏
赵国屏,1948年出生于上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基因资源与基因组工程研究室主任。2015年11月,获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赵国屏研究员在美国进修期间,研究大肠杆菌色氨酸合酶结构功能分子生物学,完成了多个大肠杆菌突变鉴定,并深入研究由β亚基“铰链区”点突变trpB8所编码β(B8)突变亚基蛋白,首次报道由OmpT蛋白酶切割点。回国后,他主持了核糖核酸酶抑制蛋白等产品生产,指导完成了GL-TACA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头孢菌素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他自1998年起参与主持中国科学院人类基因组特别支持项目,并建立基因资源与基因组工程研究室。他发表了学术论文16篇;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人。2003年4月,以中国科学家为主、有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参与的一个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了钩端螺旋体基因组测序、功能注释以及进化、生理与致病机理分析的成果。他是这项历时3年研究工作的领军人物。他又参与了真菌、日本血吸虫和家蚕基因组的研究。
-
贺春兰
贺春兰,教育学博士,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主编,创始人;兼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曾获教育部优秀新闻奖、“全国政协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妇联“巾帼建功奖”等荣誉称号,对教育舆论环境建设、教育公益咨询、教育政策的公众参与与行政改革等问题有持续研究。曾主编《义务教育谁买单》、《融合教育在中国一所小学的实践》等书,并有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
-
赵淑珠
赵淑珠,就职于彰化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任原院长一职。赵淑珠2018年07月22日,赵淑珠受邀参加了由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在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0号主办的《2018第二届团体咨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