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应成
方应成,就职于江苏恒大鹅业有限公司,现任副总经理一职。方应成2015年09月16日,方应成受邀参加了由《中国禽业导刊》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七里甸路1号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六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
-
王恬
王恬,就职于南京农业大学,现任教授一职。王恬2015年11月21日,王恬受邀参加了由浙江科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浙江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2号大街1号(文泽路地铁站旁)主办的《2015生物发酵饲料与健康养殖高峰论坛》
-
邵西兵
邵西兵,就职于江苏常州阳湖鹅业专业合作社,现任总经理一职。邵西兵2016年09月19日,邵西兵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在新城西区七里甸路1号主办的《2016第六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七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
-
周峰
周峰,众腾云是一家致力于通过整合农牧行业资源,打造集“精油饲料研发,生产,应用”,电子商务垂直销售,远程技术服务体系及农牧电商行业最大合伙人平台于一体的新型互联网+实体的农牧企业。20余年的技术积累+互联网,让众腾云实现二次创业,产业+互联网成功转型!
-
李家连
长期从事养猪有关的教学、生产、瘦肉猪育种与畜牧工程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在猪场规划设计、猪的育种、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疫病防制、性能测定、屠宰测定和猪场环境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猪场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保证高产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讲《养猪学》、《家畜育种学》、《家畜饲养管理学》、《畜牧业经营管理》和《动物行为学》,参编《畜牧学概论》、《养猪必读》、《健康养猪关键技术精解》。参加“863”、“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基金、省创新团队、湖北省攻关、湖北省重大专项等十多项课题的研究。目前,主要经营中国最大的社会化供精企业“广西秀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空气过滤公猪站,经过多年辛勤耕耘,“母猪发情找扬翔”得到广大规模猪场的认可和赞誉。2012年获得贵港市“西江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行动计划”第三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团队);贵港市第三届科学技术协会委员;2013年被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科技特派员。
-
胡竑邠
1990年中国农业大学毕业,1990至2000先后服务于德国赫司特、荷兰英特威等公司动保部门。2001年创立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并工作至今。从业20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国际先进的饲料添加剂和动物保健品产品和技术介绍到国内,为提高国内的饲料生产和畜牧养殖水平奉献微薄的力量。先后参与了以下产品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伊维菌素(美国默克)、氨丙啉(美国默克)、黄霉素(德国赫司特)、盐霉素(德国赫司特)、芬苯达唑(德国赫司特)、木聚糖酶(德国赫司特)、溴氰菊酯(德国赫司特)、鼻炎疫苗(日本北里)、饮水用酸化剂(荷兰赛尔可)、复方磺胺饮水剂(法国维克)、调水防霉剂(荷兰赛尔可)、阿尔法半乳糖甘酶(西班牙埃特亚)、小麦水解蛋白(法国希拉)、右旋糖酐铁(丹麦法码克斯)等。目前,作为中国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兽药协会经营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继续为饲料和兽药行业的发展服务。
-
徐明生
徐明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畜产加研究会蛋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食品科学》、《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肉类研究》编委、审稿专家。长期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动物性食品加工贮藏、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开发与应用等。近几年,主持国家基金、江西省支撑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著作十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3项。获第二届“中国蛋品加工业十大杰出人物”荣誉。
-
林金星
林金星,1961年3月出生,福建龙岩人,博士,现任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与生殖生物学。1992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导师:李正理教授),1992-199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王伏雄院士)。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2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导师:李正理教授),1992-199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王伏雄院士)。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
王成树
王成树,男,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曾受邀参加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王成树理事长在工作设想中指出,新一届理事会的未来工作将大力吸收及发展会员、鼓励和吸引青年学者,特别是杰出的菌物学青年专家加入学会。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学会将继续奖励研究生的创新进步和发展,加强开展培训班及继续教育,将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技术展现给学员,促进科研一线实验技能与技术的全面提升。据他介绍,中国菌物学会通过理事会讨论,将设立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奖”,在细化奖励细则后定期进行推荐、评审,鼓励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学生及科学家。
-
何祖华
何祖华,1993-1996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1997-1998美国加州Salk研究所植物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1999-2000加大Davis分校植物病理系博士后;2000,12-至今获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人才计划资助,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兼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科技部中-韩生命科学合作中心主任(2001-2006),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功能基因和信号途径互作。主要从事研究模式植物(水稻和拟南芥)抗病调控基因的克隆与信号转导;研究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抗病信号途径;植物抗病反应(SA途径)与发育(GA和auxin)信号的cross-talk;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学;植物新的GA途径与性状发育的调控。并致力于广谱抗病和高产水稻资源的创造,重点是聚合超高产新性状,在高产品种的模型上,通过转基因或分子辅助育种改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研究主要涉及分子遗传、细胞和生物化学与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