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志丁
胡志丁,就职于云南师范大学,现任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博士一职。胡志丁2015年10月16日,胡志丁受邀参加了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Donna Parrish
DonnaParrish,美国水产学会会长,于2015年10月17-18日受邀参加了第二届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年会,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
刘其根
刘其根,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8月生,浙江海盐人。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水产养殖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兼任水域环境生态上海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水产科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第四届国家水产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委员、上海市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理事。198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渔业学院(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
-
张先锋
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始从事淡水鲸类学研究至今。先后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中日联合培养)。1988年4-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1993年3-6月和2000年2-4月日本国立远洋水产研究所访问学者。1992年任白鱀豚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任第一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年任科研业务处处长。兼任的社会职务包括IUCN/SSC/保护繁殖专家组成员、国际保护生物学学会淡水工作组成员、国际水族馆大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族馆论坛创建委员、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中国水族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兽类学分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委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兽类学报》编委、武汉市环保大使。获第六届地球奖。主要研究鲸类生态学,鲸类饲养与保护生物学,水族馆科学与技术。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含与他人合作),著书(合著)5部。招生专业:动物学(硕士);水生生物学(博士)。招生方向:水生动物保护生物学、水族馆科学与技术。
-
田克恭
田克恭,男,现任河南农业大学特聘教授。196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万荣县汉薛镇人,本科硕士博士均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编《人与动物共患病》等著作5部,参编26部;在《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1篇,发表于《PLoSone》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因确诊的论文被《Science》等学术刊物他引270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成果3项;获国家级新兽药证书8个;主持制定兽药国家标准13项,参与制定11项;获发明专利21项,其中1项为美国发明专利。
-
张超
张超,就职于都乐中国,现任产品总监一职。张超2016年09月01日,张超受邀参加了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在陕西省西安市科技路38号乙主办的《2016中国(国际)水果大会》
-
黄振平
黄振平,就职于正邦互联网,现任总裁一职。黄振平2016年09月08日,黄振平受邀参加了在长宁区协和路193号的《2016农业产业互联网大会暨转型之战》
-
李勇
兽医专业硕士,动物营养专业硕士、博士。2002年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后加入新希望六和。12年来历任新希望六和片区营养师,猪预混料及集团高级营养师,猪料技术线路负责人,目前任新希望六和技术部研发总经理。多年来带领猪料研发团队,进行坚持不懈的研发工作,建立了拥有15人专业研发团队、4个总计8000头母猪研发基地、4个商品猪研发基地和1个代谢试验室的研发体系。每年完成各类试验40余个。先后完成“仔猪各阶段生长参数研究”,“母猪不同时期背膘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玉米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影响仔猪日粮消化率”及“不同替代原料营养价值与猪的生产性能”等研发课题。多年来坚持“以猪为本,精确饲养”理念,不断提升公司猪料品质。在大量试验基础上提出乳仔猪“412饲喂模式”。目前新希望六和乳猪料年销量超过60万吨,李勇同时还为集团3万头母猪提供饲料营养技术服务。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文章3篇。2012年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硕士企业指导老师。
-
陈国宏
陈国宏,就职于扬州大学副校长、教授,现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一职。陈国宏2016年09月19日,陈国宏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在新城西区七里甸路1号主办的《2016第六届中国鹅业产学研恳谈会暨第七届江苏省种鹅产业联谊会》
-
白逢彦
白逢彦博士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单县郭村镇人,生于1963年11月,[1]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7和1996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真菌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际酵母菌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Yeasts)委员;欧洲微生物学会联合会主办刊物《FEMSYeastResearch》编委,《菌物学报》副主编,《微生物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菌物研究》和《生物学通报》等期刊编委。参与国际酵母菌系统学研究领域权威专著和工具书《TheYeasts,aTaxonomicStudy》第5版和《TheYeastHandbook:YeastTaxonomy》的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