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铮
王铮,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经理。王铮于2017年4月21至23日应邀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水业院士论坛暨水安全保障战略与技术高峰论坛,并发表了精彩演说。
-
张瑞
张瑞,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所长。受邀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铅蓄电池博览会高峰论坛”会议,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文宝玉
文宝玉,西恩迪科技有限公司亚太区总监。受邀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铅蓄电池博览会高峰论坛”会议,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章立明
章立明,就职于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现任副秘书长一职。章立明2015年05月22日,章立明受邀参加了在金寨路311号的《安徽省电线电缆商会十周年发展论坛》
-
丁涛
丁涛,就职于神华集团信息管理部,现任总经理一职。丁涛2015年12月11日,丁涛受邀参加了在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的《2015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化技术高峰论坛》
-
廖力清
廖力清,就职于中南大学信息学院电气工程系,现任副主任、教授一职。廖力清2015年12月06日,廖力清受邀参加了由湖南省照明学会主办的《湖南省2015年第三届照明科技论坛》
-
李婧婧
李婧婧,湖南岳阳巴陵石化化工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性环氧树脂及配套固化剂生产、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水性环氧树脂生产工艺优化,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体系在涂料领域的应用等。中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分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是国内唯一集烧碱、有机氯和环氧树脂产品成龙配套的大型企业。工厂紧靠107国道、京珠高速和京广铁路大动脉,拥有自己的长江贮运码头、火车专用站台,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
马最良
马最良,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教授一职。马最良2016年01月14日,马最良受邀参加了由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办的《2016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大会》
-
王双青
1991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精细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5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精细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1993年11月,北京染料厂,任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用有机染料与颜料的科研生产工作。1997年7月-1999年3月,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有机合成与光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2001年2月-2001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研究助理,从事有机光功能材料的合成与研究工作。1999年4月至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事有机合成与光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光化学、光物理、基于偶氮、酞菁、类酞菁化合物的有机光功能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等。
-
黄 维
黄维,男,汉族,1963年5月生于河北,1983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1992年1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光电子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委员、党委常委。在SCI索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同行引用逾13000余次(h因子:59),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授权或已公开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发明专利200余项,在国内外培养了包括4名教育部"专业学者"特聘教授、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特聘专家、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在内的100余位博士、硕士和博士后。1979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曾任第二十届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1992年1月,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师、党委副书记。1993年12月,赴新加坡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4月起,参与创建新加坡材料研究院。(主持建设了纳米材料与技术和有机电子与器件等领域的实验基地和科研团队,其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参与创建“国际信息显示学会”新加坡-马来西亚分会并担任共同主席。)2001年9月,受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2002年2月,创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2006年6月,交流至南京邮电大学任副校长、党委常委。2010年2月,获批建设"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011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7月,调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6年10月28日,黄维教授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6月,任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委员、党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