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五九
-
蔡木易
-
刘润
-
龙永图
湖南长沙人,在贵州贵阳长大,他是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现任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他曾就读于贵阳八中、贵州大学外语系。1965年毕业后到外交部工作。1973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国际经济学专业。
-
李扬
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论文集《改革大思路》、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论文《中国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管理》分别获得1988年度、1990年度、1994年度、1996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论文《中国的货币统计及其调控》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1996年)优秀论文奖等。曾四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已出版专著、译著2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大型金融工具书6部。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项目40余部。先后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课题研究16项。现正在主持“中国体制外资金流动”、“中国住宅金融体系的设计”、“中国的储蓄投资机制转换”、“开放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中国的资本流动”等课题研究。2009年荣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思想家”称号。
-
易虹
北京华商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首席绩效改进专家,国际注册绩效改进顾问(CPT)、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注册会员,美国ATD《行动学习》认证培训师和催化师,IBM公司MDS项目认证讲师和辅导老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BA客座教授。
-
周鸿祎
1970年10月4日生于湖北黄冈,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奇酷CEO和知名天使投资人。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始,周鸿祎就职于方正集团。2004年3月,周鸿祎就任雅虎中国总裁。2006年8月,周鸿祎投资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奇虎360董事长。2011年3月30日,周鸿祎带领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
戴维·尤里奇
被誉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父,是管理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他是最早提出人力资源概念的学者,其观念与思想引领着西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提出的人力资源的三支柱模型与四角色模型几乎改变所有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实践。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首席管理教育家与大师,被《HRMagazine》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思想领袖、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推动者等。戴维•尤里奇教授曾为《HRMagazine》做过10年主编,已发表200多篇文章,并撰写或合著超过25本书籍:其中《人力资源致胜》(HumanResourceChampion,首次提出人力资源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基于结果的领导》和《无边界组织:打破组织结构链》等成为最畅销的管理著作。是畅销书《人力资源最佳实务》《绩效导向的领导力》和《人力资源记分卡》的作者。
-
于丹
于丹是一位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中共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先后担纲《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撰稿人;《正大综艺》、《环球》等电视栏目撰稿人;大型专题节目《非凡抗击》总撰稿,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
-
余思远
余思远,研究生学位,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国际知名的集成光子学专家,曾担任过欧盟重大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任职于布里斯托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所在学科:光学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擅长从基本物理原理的基础上开发创新集成光电子器件及其在光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范围跨越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物理、光电子材料、微纳加工技术、集成光学与集成光子器件技术和光信息系统/网络应用技术。余思远[1]是单片集成有源高速光开关阵列器件的开拓者之一。1999年报道了第一例磷化铟基全单片集成高速空间光开关阵列。此成果作为当时国际上集成度最高的光子芯片之一得到广泛的关注。此器件演示的光网络功能极为广泛和独特。有关的论文共被引用超过130次,特别是在IEEE/OSAJournalofLightwaveTechnologies(光波技术期刊)40周年纪念特刊(2006)的两篇主要特邀文章中被分别独立引用。该技术已接近实用化。余思远是具有国际领导地位的微环半导体激光器(SRL)专家。自1993年开始进行集成SRL的研究。1996年报道其首创的独特双饱和吸收器结构成为锁模SRL的最佳结构。2001年申报了第一个基于SRL的超高速可调谐激光器专利,该器件于2007年实验演示了半导体激光器迄今最快的亚纳秒调谐速度。2003年首次报道了SRL的全光状态控制,2005年3月在IEEEJournalofQuantumElectronics发表了关于SRL中非线性光学机制的文章,奠定了该领域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利用SRL的光旋转方向双稳态构建通用全光二进制逻辑单元的思想。自2006年起担任欧盟课题IOLOS总协调人,领导一个5个大学和3个公司组成的泛欧盟团队取得了大量国际首创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所领导的团队被欧盟评估为集中了世界上该领域最领先的人员专长和成果。其围绕微环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论文共被引用超过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