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世凯
吴世凯,就职于全军肿瘤中心,现任副主任一职。吴世凯2016年06月17日,吴世凯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张建新
张建新,男,汉族,1959年出生于北京,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0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主席,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司库、及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与考核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领域为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
-
安威
安威,男,河北省灵寿县人,1961年2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现任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78年10月考入中国医科大学英文医学班。1984年毕业后考取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大连医科大学生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六月获德国DAAD奖学金,留学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3月回国,6月调入首都医科大学实验中心任副研究员;1996年3月获西班牙科教部奖学金,在西班牙最高科研理事会分子医学研究所工作1年6个月。2000年晋升为研究员,次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回国后坚持一线教学和科研,年均完成教学100学时,系统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和研究生课程的主讲任务。自1994年起,先后指导16名研究生,13名已毕业,其中6人在美、英、德等国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工作)。先后主持包括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基金(课题)13项,共获资助140万元。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杂志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收录8篇,累积影响因子36。主编(参编)教材4部。2000年和2002年分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1993年首批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1997年获“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董振华
董振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从事医、教、科工作至今。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和《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编委等。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症,尤其侧重于对风湿免疫病、慢性肝病、中医妇科病的研究。主编医学专著3部。先后在医学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
倪彬晖
倪彬晖,健桥资本运营合伙人,健桥资本一支致力于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是康桥资本的姊妹基金,管理约1亿美元的资产。与专注于成长型企业的康桥资本不同,健桥资本专注于孵化期及早期投资,立足成为行业领先企业成长的摇篮。其独特的营运模式包括:协助被投企业早期运营、构建团队并帮助企业构建策略、拓展商务等。健桥基金管理团队由一批曾在顶级投资机构或知名医药企业任职的专业人士组成。专注于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并聚焦高潜力、高需求的空白医疗细分市场,已孵化、构建专门的市场领导企业,并在早期将领先的商业模式和专业技术引进中国。
-
祝善林
祝善林,全国脊柱健康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祝善堂中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骨科医生。从事骨科临床三十多年,坚持中医为主,以治病求本为原则,在中医骨科方面经验丰富。发明中药《椎体康复散》,通过热敷和物理疗法,对于非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效果显著。
-
万昭奎
万昭奎,强生制药亚太研发中心化学药物研发主管,2018年4月17-18日,受邀参加了由DeliverLifeSciences主办、大费城美中医药协会(SAPA-GP)和百华协会(BayHelix)支持的“2018亚太药物研发领袖峰会(APRDL2018),并发表精彩演讲。
-
杨运桂
杨运桂,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获得者。研究RNA表观遗传学特征、调控和功能,重点阐明RNA甲基化调控及其与遗传性状表型和疾病关联机制。参与发现RNA6-甲基腺嘌呤修饰(m6A)的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酶,阐明m6A修饰位点选择及其调控mRNA剪接和翻译分子机制,鉴定m6A调控成纤维细胞形成多能性干细胞重要功能。研究成果作为RNA生物学研究前沿热点入选ScienceEditor’sChoice等,证明RNA甲基化修饰类似于DNA甲基化具有可逆性并调控RNA加工代谢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同行一起拓展RNA甲基化表观转录组学研究的新领域。表观转录组学(Epitranscriptomics)已被定义为“转录组相关功能改变而不涉及核糖核苷酸序列变化”的研究,RNA甲基化修饰是核心,增加了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调控层次,丰富了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内涵。已在Cell、CellStemCell、MolCell、NatCommun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26余篇和合作论文25余篇。
-
彭媚
-
-
Bin Jerica Shi
BinJericaShi,就职于HeadofExternalR&DandLicensing,现任AmgenAsiaR&DCenter一职。BinJericaShi2017年03月21日,BinJericaShi受邀参加了由DELIVER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777号主办的《亚太药物研发领袖峰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