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檀实
黎檀实: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麻醉与疼痛的治疗。黎主任说,急诊是最能体现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平台,既是医院的窗口,又能体现综合救治能力。和其他科室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时间为主线。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有时间窗的,比如说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九十分钟之内行急诊血管介入治疗,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急诊工作性质要求每个急诊医生能对所有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所以急诊医生既要有某一学科的特长,又要具备综合救治能力。例如车祸多发伤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个专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急诊科对医生的救治能力要求更高。黎主任说,除了日常的急诊以外,他们接纳更多的是危重病,比如说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等等,病情凶险,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抢救间里面有很多外地来的患者,病情都很复杂,病人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也非常信任这个医疗团队。所以一方面是处理急诊患者,一方面就是处理外地来的危重症患者。所以说急救就是跟时间赛跑,急诊科就是以时间概念定义的科室,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及时的救治。
-
朱毅
朱毅,天津医科大学教授,198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93年在瑞士洛桑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3-1997年先后在美国纽约医学院实验病理系和加州大学Riverside校区(UCR)生物医学系做博士后。1998-2005年在UCR任研究助理教授及副教授。2003至今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任教授。2012年起天津医科大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副校长。共在SCI期刊包括Nautere、PNAS、CircRes等发表论文110余篇。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分会主席,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血管稳态与重构的调控机制”指导专家组组长。兼任《FrontiersinVascularPhysiology》的副主编,ArterioThrombVascBiol等杂志的编委。
-
边振甲
边振甲,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953年11月出生,吉林梨树人,1977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77年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大学普通班学历,1996年8月至1997年2月在美国北卡大学进修公共卫生管理。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科研办公室副主任,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科技开发处处长,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司长;2009年3月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13年4月起,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
-
吴光明
吴光明,现任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兼职)。2017年7月,在江苏省工商联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吴光明当选为江苏省工商联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兼职)。
-
邓利强
邓利强,男,40岁,医学、法学双学士。现任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维权委员会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委员。邓利强律师于1988年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事医务临床工作达8年之久,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1996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学士学位班,毕业后从事律师实务工作至今。
-
任龙喜
任龙喜,男,汉族,195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主任医师。1979-1984就读于华北煤炭医学院;1993-1997于日本山形大学就读医学博士;1984-2001年9月年在华北煤炭医院附属医院骨科工作;2001年至今任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主任、院长。社会任职: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编委。2015年10月当选为朝阳区医学会副会长。
-
周灿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东山院区管委会主任。妇产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妇产科学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中华生殖医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华计划生育学会常委、广东省妇产科学会常委、广东省计划生育学会常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生殖医学》、《现代妇产科进展》等专业杂志编委。
-
朱淑玲
朱淑玲,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中科院心理所《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教育部“十一五”《提高课堂时效性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子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学习教练项目总顾问,其带领的高三普通班的学生创造了景山学校的高考神话。
-
肖瑞平
肖瑞平,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专业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肖瑞平教授于198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在本校的生理学系获医学硕士学位;1987-1988年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博士生;1991-1995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博士生,获博士学位。1990年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老年研究所(NIA)心血管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获聘NIH研究员(Investigator),2003年获聘NIH终身高级研究员(SeniorInvestigator,tenured)。1999-2003担任NIA,NIH女科学家顾问,于2006获NIH首批女科学家顾问研究员奖。2000年至今为美国心脏学会中大西洋地区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年至今担任国际心脏学会(ISHR)理事;2004入选美国临床医学研究会成员(AmericanSocietyforClinicalInvestigation,ASCI)。2002-2005年任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2010年任美国NIH高级研究员,2003年至今(于2010年全职回国)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
-
周关杰
周关杰,中医特色诊疗《整体通疗法》创始人,现任北京医杰国际中医研究院院长,全国徒手塑形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世界中医骨伤联盟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联盟会理事,全国中医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微创水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关杰中医门诊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