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广军
于广军,博士、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国家卫生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常委、上海副主委。2006年开始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上海“医联工程”。2011年、2013年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彭涛
彭涛,男,1965年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病毒学博士。现任广东华南联合疫苗开发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医科大学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入选国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获得中国侨联颁发的“中国侨界贡献奖”,“中国侨联特聘专家”。 彭涛专家长期以来运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从事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应用性研究,包括疫苗、抗病毒药物及快速诊断技术等。曾在美国SCRIPPS和UC-SanDiego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制药企业从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彭涛博士编撰了专著《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应用》,主译了《临床病毒学》,参编了《分子基因药物学》、《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等专著。申请专利10多项,获得包括国际专利“可溶性疱疹病毒蛋白复合体疫苗”在内的5项发明专利授权。彭涛博士是国际抗病毒领域期刊AntiviralResearch编委,以及VirologicaSinica的编委。发表包括JofVirology,Hepatology,CellularMicrobiology,AntiviralResearch等SCI论文数十篇。彭涛博士为科技部973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科学院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刘彩霞
刘彩霞,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主任、病房主任、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82年毕业于中国科大医疗系。现任中国医大二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和节育病房主任。辽宁省第三、第四届围产保健技术评审专家组成员。曾被评为省“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先进工作者“、沈阳市“优秀教师“、校“三、八红旗手“、院“优秀共产党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危妊娠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应用基础研究,能够独立或指导下级医生完成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各种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抢救和各种手术。主攻产后出血的防治、心理健康状况对孕产妇影响的研究、产前诊断等。
-
狄文
狄文,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现任妇产科主任一职。狄文2015年11月06日,狄文受邀参加了《中华医学会2015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2017年06月03日,狄文受邀参加了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27号主办的《红房子论坛——暨第四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2015年05月22日,狄文受邀参加了由山东省医学会在中区经四路187号主办的《第一届国际妇科内镜技术泰山论坛暨第五届山东省妇科内镜新技术论坛》2015年11月06日,狄文受邀参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生殖免疫相关热点问题高峰论坛》2017年12月01日,狄文受邀参加了由上海万怡会展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018号主办的《2017年第二届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
-
钱德英
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学士。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点和意义、开展新医疗、新技术等情况、国内所处的学术地位长期致力于子宫颈疾病的研究,针对子宫颈癌发病率持续升高的态势,充分利用子宫颈细胞学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开展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善于利用阴道镜对下生殖道疾病行早期诊断并有较深的造诣,主要在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合理干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适时引进各种新技术,通过规范化早期筛查检出大量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并加以合理干预,取得不俗的效果,使我院的宫颈病变早期诊治与阴道镜技术处于省内领先和国内先进的行列,被广为邀请到各种学术场合介绍推广应用,并成功举办了十二期子宫颈病变与阴道镜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开展多项科技攻关科研项目,并两次获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先后在国家医学专业刊物上发表大批医学研究论文。
-
袁宝珠
袁宝珠,医学及哲学博士,国家干细胞专家委员会委员。1994年8月-2011年10月,分别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1994-199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1995-2000)、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2000-2010)、首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中心(2010-2011)从事或组织过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及转化研究,其中涉及大量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凋亡、信号通路、肿瘤干细胞等相关研究。自2011年10月起,开始担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胞资源储藏及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并主要负责:1)生产用细胞基质和治疗性细胞产品的质量控制,包括对细胞及细胞制剂的质量检定和质量复核;2)从事与各类细胞(特别是治疗性细胞产品)质量控制研究,包括与细胞质量相关的基础研究、新的质量属性研究及相关评价技术研发,以及质量评价规范、质量标准和新的标准物质研发等;3)参于国家治疗性细胞产品监管及质量控制相关法规及指导原则的起草和修订,其中,负责起草和修订了《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15年8月开始试行)。
-
郑维义
郑维义博士,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具有近20年的药物研发经验,10多年的全球前十跨国医药企业管理经验和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经历。2009年回国创业。2012年荣获中组部第八批“”(创业人才项目),南京市321“科技创业家”。目前还担任江苏“”(海智)专家联合会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孤儿药创新联盟创始人。研究方向:中国孤儿药研发策略及思考
-
汤富酬
汤富酬,男,1998年及2003年分别获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博士学位。2004年-201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Gurdon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2016年8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11月获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
孙冰冰
孙冰冰,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2005年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11年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11-201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及加州大学纳米技术环境影响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致力于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生物界面、免疫工程、疫苗佐剂、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以及环境污染物的评价与预防等研究。多学科交叉型的研究涉及了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医学及环境学等领域。
-
林东昕
林东昕,男,1955年10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学位。1988年8月至1990年6月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90年7月至1994年8月在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室从事肿瘤基础研究。1995到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8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3-2004年度);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较系统地研究了致癌物代谢、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肿瘤免疫等系统的基因遗传变异与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至2006年已发表研究论文110多篇,其中发表在NatGenet,J. Exp. Med.,J. Natl. Cancer Inst.,Gastroenterology,Cancer Res.,Clin. Cancer Res., Oncogene,Hum. Mutat., Pharmacogenet Genomics, Int. J. Cancer 等著名或重要的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70多篇,累计SCI影响因子300多分,论文被引用900多次。参与主编或编写《肿瘤遗传学》、《肿瘤学》、《临床肿瘤学》和《肺癌诊断治疗学》专著4部。研究成果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