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健
倪健博士现任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经理,剑桥大学博士,被中央六部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评为全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及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亲切会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111篇,影响因子超过600,论文SCI引用的次数超过10471次。
-
曹晓春
泰格医药创始人、常务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拥有20多年生物医药研发、注册和临床研究经验,十多年临床试验CRO企业管理经验
-
伯晓晨
分别于1996年、1999年和2002年获得国防科技大学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和控制科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开始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工作。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处处长。目前研究方向包括新一代测序技术、系统生物学等。作为负责人和主要研究者先后承担“精准医学研究”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863、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自然基金重点、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18项。在Nature、NatureMicrobiology、NucleicAcidsResearch、Bioinformat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励。2007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2年入选总后科技新星。现兼任北京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
隋龙
隋龙,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在完成一系列相关临床研究基础上,提出并倡导宫腔镜手术的红房子模式。率领团队每年诊疗各类宫腔病变患者超过6200例,四级宫腔镜手术700例以上;其中,70-80%以门诊模式诊疗一次完成。提供门诊宫腔镜、日间病房宫腔镜和住院宫腔镜手术等人性化服务模式。建立了子宫纵隔的诊断和手术矫形的标准及流程。近年来,专注于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承当国家和省部级相关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有《良性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保守型手术治疗》。
-
蔡斌
蔡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康复部负责人。接受过医学本科、康复研究生教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工作期间,接受了骨科(含儿童骨科)临床培训。交叉的教育背景和扎实的骨科临床经历使之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康复医师所必备的基本条件。自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全身心致力于骨科康复工作,负责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骨科康复部的工作。用先进的理念、一流的设备、精湛的康复技术以及围手术期康复的全新模式,打造一支“学习、务实、创新、和谐”的康复团队,一直是蔡医生孜孜以求的目标。医疗特长:1.运动损伤康复治疗(肩袖肌腱、跟腱、股四头肌肌腱、网球肘、鹅足肌腱等);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治疗;2.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骨科创伤后遗症康复;颈肩腰腿痛等骨科慢性病、常见病的康复治疗;3.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脑瘫、臀肌挛缩术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医疗体操、DDH术后等儿童骨科康复。4.精通等速测力计Biodex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包括等速肌力测试,关节挛缩训练与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评定与训练。
-
李宗海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国际药物创新联盟执行理事、美国癌症协会会员、美国基因治疗协会会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治疗分会委员、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及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比利时癌症基金会评审专家。他长期致力于研制高效安全的抗肿瘤生物药物(主要为抗体药物、靶向给药系统及免疫细胞治疗)和开发肿瘤新治疗靶标。他已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CANCERRESEARCH,CLINICALCANCERRESEARCH,BIOMATERIALS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近三十篇,申报发明专利近三十项,获得中国、美国、欧盟、日本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多项,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称号。他研发并主持了全球第一个针对肝癌的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他还研制了第一个能区分肿瘤EGFR和正常EGFR的CAR-T细胞并进入脑胶质瘤临床试验。他也是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CARsgenTherapeutics)的主要创始人。
-
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干细胞研究工作。现任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常务副所院长、学术带头人,在干细胞生物学和肿瘤干细胞项目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原美国匹兹堡大学副教授,从事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先后主持10余项科研项目,任多家著名杂志审稿人,近5年在国际杂志上发表20余篇期刊论文,均为SCI收录,他人引用591次,参编专著5部
-
于留荣
于留荣,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专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研究领域中药学。
-
李杨欣
李杨欣,女,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客座教授。共发表SCI论文53篇,并有文章发表在Lancet、JofclinicalInvestigation、ATVB。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35篇,累计影响因子322.56。近两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心血管领域著名杂志Circulation(IF:17)发表文章5篇,在NatRevCardiol(IF:9.183)上发表文章1篇。在美国工作期间,曾主持3项美国心血管学会和麦克当纳基金会项目,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于Circulation、CellCycle、InternationalJofCardiology等杂志。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江苏省“双创团队”临床转化项目和苏州市民生项目。此外,近两年曾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苏州市高层次“紧缺人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会员等荣誉称号。
-
周晓光
周晓光,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长期从事生命科学分析手段及高端仪器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1978年至1981年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后前往美国,于1982至1988年间在休斯敦大学和莱斯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