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明德
Dr.MingdeXiaiscurrentlyaSeniorDirectorofJohnson&JohnsonInnovationCenter,andaviceChairofAsianSocietyforInnovation&Achievement(A.S.I.A.)acrossUSAandCanada.Hisresponsibilityincludesscience&technologycollaborationinAsiawithuniversities,institutes,investorsandinnovativecompaniesforJ&Jworldwidepharmaceuticals,medicaldevice/diagnosticproductsandOTC/consumerbusiness.HeearnedB.S.in1984andM.S.in1989andservedasafacultymemberat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beforewenttoMichiganTechforhisPhD.HecompletedhispostdoctoralresearchatYaleUniversityandthenjoinedJohnson&Johnson.Hehasbeenworkingasaprojectleader/projectchampionsince1999intheareasofpharmaceutical,medicaldevice/diagnosticandconsumer.Heisamajorinventor/authorofmanypatents/publications,areviewerforanumberoftopqualityinternationalscientificjournals,andaninvitedspeakerformanyinternationalpharmaceuticalconferences/forums.HereceivedawardsfromAmericanChemicalSociety,Johnson&Johnsonanddifferentuniversities.SomeofhisresearchwasreportedbyChemical&Engineeri
-
徐健
主要以人体共生菌群与健康、微藻固定二氧化碳等为研究体系,通过单细胞分析仪器系列研制和微生物组大数据分析等手段,1997年北京大学生物技术学士,2003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和生物化学博士。2004-08年于华盛顿大学遗传学系和基因组研究院任基因型组装和分析团队负责人。200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单细胞中心主任。自2008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重大国际合作、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973课题、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等项目。获2013年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为导师)、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2)、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进计划(201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中国青年科技奖(2016)等荣誉。发展基于微生物组的精准诊断和精准护理方法,进而通过揭示微生物组调控与进化机制,设计与组装人工菌群。论文发表于Science、CellHostMicrobe、NatureCommunications、PNAS、ISMEJ等80余篇,他引约3900次;专利或专利申请30项。担任mSystems,ScientificReports、AlgalResearch等编委以及中国微生物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等。论文列表见: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Jian_Xu8。
-
吴劲梓
吴劲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癌症生物系博士,现任歌礼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和歌礼药业(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特聘专家,兼任中科院药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曾任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全球副总裁,负责全球爱滋病新药开发。目前带领团队在中国开发两个已有2期临床数据的直接抗慢性丙肝病毒(DAA)的1.1类新药、一个已有1期临床数据的小核酸抗肝癌1.1类新药以及一个已有2期临床数据的抗艾滋病1.1类新药。曾获美国北卡州美中合作州长特别奖等荣誉。
-
张侃
张侃,大会终身名誉主席,前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前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
刘延青
-刘延青,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中法疼痛治疗中心客座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主任、北京医学会疼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会微创疼痛治疗学组组长、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常务编委。2002年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专业特长:微创介入治疗头面痛,颈腰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四肢骨关节痛。国内率先应用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颈、腰痛。现合计完成2000余例患者,远期优良率达90%,该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业绩:近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颈腰痛介入治疗学》专著,参编《颈肩腰腿痛非手术治疗学》等八部专著。1999年获首都发展科研基金特色专业项目—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曾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三等奖1项,局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
周丹
周丹,高级工程师,工商管理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军队医学工程及卫生装备学会常委。“建立高效的医学保障体系必须打破专业间隔离,探寻学科融合、资源共享之道。”——周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解放军总医院(即301医院)医学保障部主任周丹很欣赏老子处世哲学中“水”的品格,即一个人的行为应该像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地要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而深沉渊默;做事要像水一样无所不及而又无所不能;行动要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适时而动,还要加上水的基本精神——利万物而不争。在自己的博客里,周丹写下过“从《老子》谈医工学科建设”的文章。他认为推进国内医学工程学科发展要有宽阔的胸怀,兼收并蓄多学科之长;要有耐心、有目的地逐步推进;而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现在改革的时机已经迫近,医学工程的锋芒即将显现。
-
陆舜
陆舜,上海市胸科医院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肿瘤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各种常见肺部疾病的诊治及肺部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尤其是肺癌的化疗。198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曾赴美国,以色列等国进修学习,获肿瘤学结业证书。掌握肺内科各种常见疾病的处理及疑难杂症、危重疾病的抢救,着重掌握了国内外肺癌化疗最新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肺癌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均有较高造诣。
-
许钟麟
许钟麟,1935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同年考取同济大学采暖通风专业研究生,1962年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先后担任空调所净化室主任、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空调净化工程质检室主任、中国电子学会洁净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GMP工作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生物安全技术分委会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编和参编了《空气洁净技术措施》,《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技术规范》,《军队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标准》以及“高效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等国家标准。获国家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贰等奖2项,叁等奖6项,享有15项专利权。2004年获中国工程院“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是我国空气洁净技术开拓者之一,为推动我国洁净技术和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田加强
田加强,就职于中信证券,现任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研究部高级副总裁一职。田加强2017年06月28日,田加强受邀参加了由CHC医疗传媒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大道600号主办的《2017第四届中国IVD产业投资与并购CEO论坛》2017年10月19日,田加强受邀参加了由ChinaHealthcareConsultant(CHC医疗传媒)在天津滨海新区第二大街29号主办的《中国国际骨科·智能医疗产业投资峰会2017》2018年04月18日,田加强受邀参加了由CHC医疗传媒在浦东新区金科路1800号(近龙东大道)主办的《2018第七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
-
于军
1956年,出生于辽宁盖州鲅鱼圈。[1]1963年——1969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学校。1969年——1974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1974年——1978年,在阿鲁科尔沁旗上山下乡。1978年——1983年,就读于吉林大学,获生物化学理学学士。1984年——1990年,就读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系,获生物医学科学博士学位。1990年——1993年,任美国纽约大学泌尿系助理教授。1993年——2000年,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医学系基因组学中心高级研究员(SeniorFellow,non-tenurefacultyposition)。2000年——2002年,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系基因组学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1998年,正式回国兼职工作,同杨焕明、汪建等人共同发起并创立了中国科学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1998年——2006年,任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副主任2000年,正式回国工作,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兼职。2003年——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