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国志
-黄国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1、国家级《康复医学》统编教材编委2、国家级《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教材》编委。3、国家级《社区康复医学》统编教材编委4、《疼痛康复学》本科教材(主编)
-
周祎
周祎,女,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胎儿医学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及8年制医学生导师。担任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评审专家及培训专家。中华围产医学会胎儿学组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学会出生缺陷防治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医学遗传分会委员、广东省围产医学会产前诊断学组副组长。是国内第一位赴英国接受规范化胎儿医学培训并获得英国执业许可的专家。
-
杨凤池
杨凤池,著名学者,男,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他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曾经为“神舟飞船”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中央驻京机关干部、国际航空公司等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高校大学生做心理减压讲座;并参与黑龙江洪灾灾后心理救援和“非典”心理干预工作。他的活动经常被中央和地方媒体报道,并经常应邀在电台和电视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主持。
-
张江
张江是平安创投的董事总经理,关注医疗和金融领域的早期投资,并参与了平安创新战略的制定以及对多家公司的战略收购。在参与创建平安创投之前,张江曾在麦肯锡公司担任战略顾问,主要为医疗和金融行业提供战略咨询。张江曾经在飞利浦医疗荷兰总部从事产品研发和市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经验。张江于INSEAD获得MBA学位;同时拥有埃因霍温大学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
张大宁
张大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参加了2016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并参与了演讲。会议内容: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WORLDNOBELPRIZELAUREATESUMMIT)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中医药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缩写ISSCNL)在中国举办的年度国际医学盛会。参会者主要包括国家领导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全国各级医疗机构院长、主任、临床医生,国内外生物医药及器械企业高层、科研人员、研发人员等。峰会设立专题论坛、分会场和展览等系列活动。每届峰会根据当下最热议的医学论点为参考,确定最具代表型的大会主题。进而依托诺奖得主和国内强大的专家团队为技术力量,充分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临床知识和技术,为国内外医疗机构做精准的学术剖析和专业学术指导。
-
朱景德
朱景德,博士(英国,1985年),研究员(博导),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1970-1973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攻读学士学位。 1973-1978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任教,开展过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因学和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研究。 1978-1980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导师:姚錱院士.。 1980-1984英国格拉斯哥大学Beatson癌症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JohnPaul教授,从事染色体结构在转录调控中作用的研究。 1985.1-6美国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博士后,从事染色体结构在转录调控中的研究。 1984.9-12,1985.7-9英国格拉斯大学Beatson癌症研究所博士后,从事染色体结构在转录调控中的研究。 1985.10-1990.7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副研究员(1986),课题组负责人(硕导),同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等,从事染色体结构在转录调控中的研究。 1990.7-2001.6英国ChesterBeatty癌症研究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Beatson癌症研究所,英国Cyclacel,Ltd公司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生化系的高级研究人员,课题组负责人。
-
吴正治
吴正治,男,汉族,1964年12月23日生,龙溪铺镇吴家村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共党员。现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中西医合老年病重点专科带头人。高等医药院校老年医学教材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研究会老年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主任医师学术年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全国帕金森病协作组副组长;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深圳市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副主编。
-
潘玮华
潘玮华,现任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此前曾在该院任护理部主任、基建办主任,期间,潘玮华大胆推行护理改革,推进全人护理模式病房建设,开展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新生儿十二指肠喂养、早产儿PICC技术、早产儿鸟巢式护理、产前教育、导乐分娩、水中分娩、产后中医康复等护理创新项目,改进原有的产科护理工作模式,促进“人性化服务”和“自然分娩”理念,实现了分娩更科学、产程更顺畅、产妇更轻松、母子更健康的目标,也延伸了优质护理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内涵。
-
徐丛剑
徐丛剑: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PI。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工程协会介入医学分会妇产科介入治疗学组副组长;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理事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兼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复旦学报(医学版)》、《中国优生优育杂志》及《国际妇产科杂志》等杂志编委。2017年4月,徐丛剑当选农工党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妇科肿瘤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方向的科研工作和妇产科学教学工作。作为主管副院长及系副主任,为复旦大学妇产科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及国家精品课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课题负责人已结题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1项、国家十五攻关计划项目(与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共同负责)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3项;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重点项目等在研课题。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已获得授权专利3项,另有3项专利申请已获得受理。主编学术专著2部、科普著作1部,并主编、主译教学参考书各1本。主办“妇科肿瘤内分泌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2次。已招收硕士生及博士生20余名,所毕业研究生中有2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被遴选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其中1名毕业论文于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第1完成人,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各一次。曾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医苑新星、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复旦大学优秀教师和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
-
张青云
全国徒手塑形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国际注册中医特色诊疗师、国际瑜伽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全国中医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世界中医骨伤联盟常务理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养生学副主编)、全国中医养生大百科编委、中医手法整形学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