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国良
徐国良, 1981.9-1985.7: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生物系,学士;1985.9-1989.8: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硕士;1989.9-1993.3: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博士;1993.3-1994.7: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博士后;1994.8-1995.9: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中心,实验室主任;1995.1-2000.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发育系,博士后;2000.4-2001.7: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系,博士后;2001.8-2006.7:任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国际合作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2002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近年主要从事动物发育(包括胚胎与成体干细胞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
-
李立荣
李立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北大国际医院工程指挥中心总工程师。
-
宋海波
宋海波,就职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现任博士一职。宋海波2015年05月15日,宋海波受邀参加了在湘雅路141号的《2015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围术期实用心脏超声Workshop“培训班》2015年12月02日,宋海波受邀参加了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主办的《2015华西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师研讨班》
-
杨宝峰
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吉林松原人,1974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药理学博士学位,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药理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药理学专家。在其研究的抗心律失常和离子通道领域中,首次于国内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学说并被编入本科生、研究生国家统编教材,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临床疗效较弱的原因,并提出增强中草药药效的新理论,对于发展高效低毒的中药,使中药研究现代化、走出国门做出了重大贡献。首次在国内外提出抗心律失常药物最佳靶点假说。“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离子通道靶点研究”课题,荣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首次揭示心脏M3受体和钾通道的关系,胆碱是二者关系的调质。首次发现中药苦参碱、青蒿素、心律齐片、7溴化乙氧苯四氢巴马汀(EBP)、小檗胺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并阐明机制。首次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较弱的原因是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最佳靶点作用弱。首次发现中药效能、效价较西药低的原因,对于发展高效低毒中药,对于中药研究现代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具有重要意义。
-
韩章荣
韩章荣,天津市良友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心理咨询专家。受邀参加《首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2017年天津市服务妇女儿童项目发布会》和《第二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
-
马昕
马昕,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1986年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师从顾玉东院士和顾湘杰教授,获医学博士。现担任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市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师学会足踝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创伤学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灾难医学会副主任委员。自2004年始,担任历届F1、MotoGp、A8房车、田径黄金联赛、国际跳水锦标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海分赛场等大型赛事医疗主、副主管和赛事医疗保障负责人,在运动损伤和灾难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了130余篇的学术论文与临床专著,其中30余篇SCI论文。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参与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成果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项,发明专利6项,主持一项成果获2014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奖,2011年度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访问医师奖(AOFASTravellingFellowship),2011年度复旦大学优秀党员,2015年获“上海市静安区杰出人才”奖。
-
王天龙
王天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麻醉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器官移植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心胸血管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常委美国日间手术麻醉协会委员(中国),北京麻醉学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市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脑死亡诊断中心专家,北京医师学会麻醉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北京市麻醉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专家,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卫生部全国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专家,北京市科委生物医药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准入标准评审专家,北京市干部医疗保健专家,北京市药品与器械评审专家,《中华麻醉学大查房(电子版)》杂志总编辑(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医学会麻醉分会出版)。
-
夏瑜
夏瑜博士是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AkesoBiopharma)共同创始人,现任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夏瑜博士拥有20余年学术界和生物制药工业界的从业经历,是生物抗体药物发现,生产工艺开发及规模化生产专家。夏博士曾任职德国拜耳、美国PDL生物制药(现雅培制药),美国CeleraGenomics等欧美制药公司,负责或参与了多个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抗体新药的生产工艺开发,工艺放大,技术转化和抗体的GMP生产,以及FDA临床试验批报。夏瑜博士自2008年4月回国后,任职中美冠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并兼任太仓冠科生物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董事及总经理,全面参与了公司决策及运营、团队及技术平台建设及商务拓展。作为辉瑞-冠科亚洲癌症研究中心冠科负责人,成功领导了全球第一例最大跨国制药公司抗体新药研发在中国的整体外包合作项目。夏瑜博士于1988年在中山大学获得生物化学本科学位,是硕士保送生;1989年获英国政府奖学金赴英留学,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UniversityofNewcastle)获得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博士学位并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ofGlasgow)和美国路易斯尔大学(UniversityofLousiville)医学院从事了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癌症免疫疗法的研究。
-
胡大一
胡大一,男,1946年7月生于河南开封,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等职位。1946年7月,胡大一出生在开封,母亲胡佩兰[1]是妇产科医生,父亲李公恕是一位为中南地区铁路系统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医疗工作者。1965年,受父母的影响,他以河南省高考状元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1985~1987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研修。
-
陈香美
陈香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肾病专科医院院长,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药品评审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是我国著名的临床肾脏病专家。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肾脏病科主任医师陈香美记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