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运峰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专业方向:肿瘤发生机制与干预研究。学术与项目:主持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卫生部项目、军队项目多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学术兼职与经历:SCI期刊编委:《RNAandDisease》和?《JournalofNewCancerScienceandResearch》,国家科技部专家库成员。"十二五"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的项目评审专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评审专家。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2001年获美国杰出人才鉴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委员会委员。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会员、美国科学进步学会会员、美国酒精研究学会会员。《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TumorBiology》、《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
格桑泽仁
格桑泽仁,四川大学教授,得觉学派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被誉为“中国催眠大师”,他是行走在社会上的思想学者之一,一代奇才,十年成就大师之路。他的研究涉及心理学、医学、哲学、生物学、教育学、易学、宗教学、经济学、美学、逻辑学、物理学等。
-
戴一凡
戴一凡,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第五批“”特聘专家,2012年“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2012年江苏省“五一劳动模范”教育部专业学者讲座教授,江苏省异种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医科大学代谢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省双创人才”、“紫金人才”、江宁区“千百十”计划。198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病理生理系,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所分子遗传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9-1991年复旦大学遗传所,讲师;1991-1995年美国加州Salk研究所,博士后;1995-1998年美国BaxterHealthcare研究员;1998-2004年RevivicorInc.资深研究员,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2004-200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外科系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教授。
-
单革
单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候选人(2010)。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系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发育生物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在美国Emory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RNA酶的共同发现人、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SidneyAltman博士。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调控、非编码RNA的功能及作用机理、模式动物中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分化。主要研究1)环境对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通过非编码RNA)2)非编码RNA(如自然发生的反义RNA在动物细胞中的调控与功能)3)转录及转录后调控在模式动物(线虫及小鼠)神经发育中的功能
-
王选民
世界中医骨伤联盟副主席,脊柱健康管理评估研究院院长、国际特色诊疗技术执业医师,骨科主任医师,全国脊柱健康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颈肩腰腿痛研究会副主席,全国整脊调理师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从事中西医骨科医学30余年,整合了集“王氏整脊、正骨、康复、养生、微创、筋膜链配合三氧、脊柱矫正器和骨络机”等多位一体治疗脊柱相关疾病之体系。
-
吴一多
吴一多,IBM沃森健康大中华区负责人,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在IT行业积累了将近20年的丰富经验。在架构设计与解决方案咨询领域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在职业生涯初期,担任通信系统底层的内核及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员。随后,又在多家IT公司担任技术管理职务,负责推动技术架构和产品路线图。于2005年进入IBM,担任架构师(ClientTechinicalArchitect)与解决方案经理(SulotionManager),负责系统架构与解决方案设计工作。于2012年加入微软公司,先后担任微软中国华东区首席技术官(ReginalTechOfficer),以及微软中国(政府及公用业务)首席技术官(NationalTechOfficerGOV)。在相关职位上,他带领微软技术团队,与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微软领先的信息技术帮助政府实现在公民服务、民生问题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目标。在如下领域推动中国IT行业的发展,包括标准、互操作性、安全、隐私、开源、无线与频谱、系统架构、开发技术以及其他重要的新兴技术。于2014年回到IBM,任IBM中国创新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在此职位上,他利用IBM在多行业的深厚积累与政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同时担任IBMWatsonHealth大中国区负责人,负责IBMWatsonHealth在大陆、台湾、香港与澳门的相关业务。特别是沃森肿瘤(WatsonforOncology)、沃森基因(WatsonforGenomic)、沃森健康医疗云(WatsonHealthCloud&WatsonHealthCore)等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的落地,以及行业生态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
李梦涛
李梦涛,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于各种风湿性疾病,尤其是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肺动脉高压的规范诊治。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八年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接受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培训。2003年被聘为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2007年被聘为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12年被聘为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及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软组织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学习工作期间,于1998年作为交换学生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学习,2012年受医院“百人计划”支持赴美交流。连续被评为优秀住院医师、优秀总住院医师、优秀主治医师,优秀诊断学教师、优秀导师和优秀带教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风湿病注册研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协作组(CSTAR)和国家风湿病诊疗数据中心(CRDC)项目的实施。获得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基金、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年科研基金支持,同时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数据平台建设,国际SICCA、EUSTAR、DETECT等多项研究。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国际会议多次大会发言,发表文章100余篇;荣获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优秀研究奖,亚太抗风湿病联盟(APLAR)青年临床研究者奖,东亚风湿病学会议(EAGOR)青年研究者奖,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旅行奖。
-
郝立君
郝立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常委;解放军102医院美容科特聘专家;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再生型生物材料在整形美容领域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及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预防及治疗方面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已招收培养11名硕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生。现已从事整形美容专业22年,完成各种整形美容手术两万余例,在面部轮廓整形、乳房整形、再生型生物膜乳房悬吊、隆乳、各种颜面除皱术、再生型生物膜面部悬吊除皱、眼部整形、隆鼻、隆下颏、改变脸型及吸脂减肥、爱贝夫注射除皱及Botox除皱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技术全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审美观点和满意的手术效果,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已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著作三部,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一项,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奖十二项,哈医大医疗新技术奖十二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教委留学归国人员课题1项,获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
-
曹谊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组织工程国家工程中心主任、两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吕有勇
吕有勇,就职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任教授一职。吕有勇2016年12月01日,吕有勇受邀参加了由生物谷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区松林路357号(近世纪大道、期货大厦对面)主办的《2016微纳流体技术与生物芯片发展论坛》2017年04月07日,吕有勇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在成都成华区嘉陵江路8号-A,近东三环路五段路口。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与应用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样本库院长高峰论坛》2018年12月01日,吕有勇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商图信息(BMAP)主办的《2018第三届国际精准医疗大会P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