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伟
郭伟,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3年先后以高级访问学者赴英美等国访问讲学、研修。主要从事口腔颌面肿瘤的研究30余年。对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和靶向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尤其擅长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和恶性淋巴瘤及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主持国家级《口腔颌面肿瘤综合序列治疗》医学继续教育讲习班十届,初步建立了头颈部恶性淋巴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规范。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防治研究方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点课题及“曙光计划”。 现任中华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学组组长,CSCO理事,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亚洲冷冻学会常委。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获中华医学会科技三等奖,2016年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入30余篇。主编专著4部。
-
朱峰
朱峰,国家“计划”专家,重庆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委员。2014年2月至今,重庆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
郑海发
郑海发先生成立了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04年6月的总经理。他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在1990beijingveterinarian实验与临床。1993,任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控制所狂犬病疫苗研究组副组长。在1996到1998,他加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学者对狂犬病疫苗程序。1998回国担任国家医药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疫苗小组副研究员、组长。2003,任国家新药开发委员会生物制品部主任、sars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郑海发先生曾担任第三军医大学的客座教授,为中国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大兴区市政协常委,为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P3实验室和研究班副主任,并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检查员。2004年6月,郑海发先生加入beijingminhai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收费的日常运行管理Minhai。
-
David P. Ryan
DavidP.Ryan,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主任。参加了2016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并参与了演讲。会议内容: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WORLDNOBELPRIZELAUREATESUMMIT)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中医药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诺贝尔奖得主国际科学交流协会(缩写ISSCNL)在中国举办的年度国际医学盛会。参会者主要包括国家领导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全国各级医疗机构院长、主任、临床医生,国内外生物医药及器械企业高层、科研人员、研发人员等。峰会设立专题论坛、分会场和展览等系列活动。每届峰会根据当下最热议的医学论点为参考,确定最具代表型的大会主题。进而依托诺奖得主和国内强大的专家团队为技术力量,充分结合国内外最先进的临床知识和技术,为国内外医疗机构做精准的学术剖析和专业学术指导。
-
王学锋
王学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输血科主任,中国医师学会输血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副组长,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副组长。
-
潘幸知
潘幸知,资深媒体人,“幸知在线”(幸知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CEO,情感私董会创始人,新浪时尚专栏作家。社会学专业背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偏心理学、女性学方向)研究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曾访学于香港理工大学。2006年开始投身互联网新闻行业,先后就职于搜狐、央视网等知名企业。曾在《羊城晚报》、《春城晚报》、《女报》、《南方都市报》、《长江日报》、《精品购物指南》等多家报刊开辟专栏。2012年开始投身自媒体浪潮,从事互联网与网民心态研究。2013年创办中国首个女性主义自媒体sharpshow,建立了覆盖百万用户的海内外华人情感圈,并被官方权威媒体——新华网称为“中国最大情感咨询陪护平台”。出版专著《婚姻的十万个为什么》、《亲爱的,这世界上本没有对的人》、《30岁后,你值得拥有这样的人生》。
-
陈国强
陈国强,研究生毕业,医学博士、教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7-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2002-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06-2010年)、研究生分院院长(2006-2009年)、并兼任基础医学院和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2010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主任。
-
窦熙照
窦熙照,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表示,在互联网+医疗模式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移动医疗的时代已经到来,相信联盟必将吸引更多的医生和医生团队加入,也希望联盟的成立能在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专家医生等之间技术交流与学科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医疗数据云平台的建设,打造世界顶级医疗健康生态体系,推动未来精准医疗体系发展。
-
杜文斌
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2007年获浙江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7-2011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与生物物理动态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7月回国,任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特聘研究员。2013年7月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中组部“计划”。自2002年起致力于微流控芯片及生命分析化学应用的研究。在PNAS,JACS,AngewChem,AnalChem,ApplEnvironMicrobiol,LabChip等发表论文40余篇,文章引用1200余次,申请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近20项。研究致力于建立微尺度微生物学“芯片实验室”,通过微分离培养、单细胞分选、单细胞基因组学等新技术手段,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以及微生物在生态环境、感染疾病中的作用,促进微生物资源挖掘,及生物制造、基因诊断、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
吴祖泽
吴祖泽,就职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现任院长一职。吴祖泽2015年12月14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生机饮食分会成立大会筹委会在西湖区省府路9号主办的《生机饮食高峰论坛》2017年04月07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在成都成华区嘉陵江路8号-A,近东三环路五段路口。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与应用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样本库院长高峰论坛》2016年10月14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生物谷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华威里28号主办的《2016(第八届)干细胞技术与临床转化论坛》2017年10月19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在南区香港中路9号主办的《2017第八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