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阳
陈阳,整形外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整形与美容外科工作二十年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特长:1、美容外科如颜面部整形、吸脂体形重塑、妇科整形等;2、乳房整形:3、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唇裂、小耳症、上睑下垂、各种血管瘤等的治疗等:4、各种创伤后疤痕畸形的矫正和组织、器官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如皮肤癌根治与修复、头皮撕脱伤的修复、耳廓再造等;5、自体组织移植如皮肤、毛发、脂肪颗粒移植等。
-
徐凯文
徐凯文,就职于北京大学,现任心理学副教授一职。徐凯文2017年09月15日,徐凯文受邀参加了由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主办的《2017第九届亚洲灾后心理援助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年06月24日,徐凯文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心理学会在天津市宾水西道393号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2017年02月23日,徐凯文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心理学会在海珠区新滘西路555号主办的《2017第三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心理专家峰会》
-
喻洪流
喻洪流,就职于上海理工大学,现任康复工程与技术研究所所长一职。喻洪流2015年07月20日,喻洪流受邀参加了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2015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创新与发展科技交流论坛》2016年06月20日,喻洪流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27号主办的《第18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2016)》2018年10月12日,喻洪流受邀参加了由CHC医疗咨询在延政西大道1号主办的《第六届骨科、生物材料及口腔医学产业投资峰会2018》
-
黄岩谊
黄岩谊,男,博士,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高通量测序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终身正教授。研究领域:1,微流控单细胞分析与操控技术;2,非标记显微成像技术与应用;3,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荣誉:200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10,霍英东教育基金。学术任职: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兼职研究员。
-
邱贵兴
邱贵兴。男,江苏省无锡市人,1942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第1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JournalofOrthopaedicSurgery(APOA)、Spine杂志编委、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中方主席、国际脊柱畸形矫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国际脊柱功能重建学会(SAS)中国分会主任委员等职。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二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教委三等奖、卫生部二等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院内医疗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获授权专利5项。
-
张其成
张其成,男,1958年10月生,安徽徽州歙县人。出生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医学世家,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舜华之长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搜狐网文化重磅第五十九辑“季羡林身后,国学情何以堪?”推其为“当代四大国学领军人物”之一,2011年发起设立“张其成国学基金”,资助青少年传承国学。
-
樊聪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主要专长为口腔活动、固定义齿修复,特别擅长前牙美容修复(瓷贴面及全瓷修复)。1982-1988年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本科毕业,1988-1993年任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住院医师,1993-2001年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主治医师,2000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获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UTHSCSA牙科学院进修,2001年~2007年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副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口腔学组组长;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
封志纯
封志纯,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副院长兼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儿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围产医学会常委,广州市妇幼保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pedi-atric中文版》等12家专业期刊编委。擅长危重儿(含新生儿)救治与康复和遗传代谢病、先天性缺陷的诊治,新生儿救治和小儿生命支持技术成效突出,并率先成功开创危重儿转运网络,国内同行中知名度较高。主攻肺发育生物学、先天遗传疾病的分子诊断、小儿神经损伤康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国家“863”计划专题、“1035”计划专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3项,军队和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
-
傅道田
傅道田博士,专家,拥有20多年的国际生物药研发、项目与人员管理经验,包括生产工艺设计和研发,分析平台建立,质量标准认定和国际申报的丰富经验。
-
盛司潼
盛司潼,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分子生理与生物物理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人及首席技术官。他带领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研发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包括微纳米加工、微体积溶液控制、高效率分子化学反应、基因信息大面积高通量成像等现代基因生物领域最新技术。盛司潼和邵志峰双双入选国家首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经过几年的创新与技术开发,研发出了新一代的革命性的测序技术,带着这项技术,离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教职,回到祖国后率先在中国推出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高通量测序仪”,成立了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开发生产销售国产的高通量测序设备和基因测序试剂。公司拥有自主创新的独立技术知识产权,利用产品技术研发与生产相结合的独有优势,发展高新尖端科技,结合纳米加工,微体积溶液控制,高效率分子化学反应,大面积高通量成像等现代科技于一体,为基因测序,基因组功能分析,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基因诊断与治疗,以及医药行业新药研究开发出高性能的系列专用设备,并提供全套的生物试剂和“量身定制”的基因测序技术服务。开发的产品包括:PStar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PStar超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基因测序生物试剂;单分子扩增样品制备设备;基因数据分析软件。目前已经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安装了两套系统,运行结果得到肯定。并开展了与中国科学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项基因组学与疾病的相关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