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生
石油地质学家,长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1922年10月17日生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李德仁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1939年12月31日生于江苏泰县。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1981年获该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李曙光
地球化学家,主要从事富铁矿床地球化学研究。1941年2月15日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廷栋
地质学家,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1930年10月7日生于河北栾城。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献华
同位素地球化学家,主要从事大陆形成和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理论研究和微区同位素分析新技术研发。1961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获该校学士学位,1988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刘宝珺
地质学家,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矿床学、油气储层地质学等领域研究。1931年9月13日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56年该校岩石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林学钰
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学家,主要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937年3月6日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刘丛强
地球化学家,主要从事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和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的系统研究。1955年9月11日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82年2月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5月留学日本,先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刘昌明
水文水资源学家,主要从事生态与水文和水资源学的水循环、产流模式、水文实验、农业水文、森林水文、全球变化的环境水文等领域研究。1934年5月10日生于湖南长沙。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陆大道
经济地理学家,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1940年10月22日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