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志琴
构造地质学家,主要从事裂谷构造、青藏高原及周缘造山带的变形构造、造山作用及造山机制研究。1941年8月14日生于上海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7年获法国蒙贝利埃大学构造地质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文采
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正反演理论方法研究。1942年10月3日生于广东大埔。1964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1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留学,于1984年取得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树锋
构造地质学家,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1947年5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1981年和1984年分别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姚檀栋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变化领域研究。1954年7月生于甘肃省通渭县。1978年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本科毕业,1982年在该校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元喜
大地测量专家,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和应用研究。1956年7月出生于江苏泰县。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地震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939年4月4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叶嘉安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城市地理学家,主要从事人居环境的发展和规划领域研究。1952年10月28日生于香港。197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地理及地质系。1976年获泰国亚洲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78年和1980年分别获美国纽约州锡拉丘兹大学区域规划硕士及城市规划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叶大年
矿物学家,主要从事结构光性矿物学新领域研究结合矿物材料科学研究。1939年7月21日生于香港。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岩矿专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殷鸿福
地层古生物学及地质学家,主要从事门类古生物学(双壳类、腹足类)、理论古生物学、生物古地理学、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生物成矿学及历史构造学等领域研究。1935年3月15日生于浙江舟山。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于贵瑞
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家,主要从事生态学与自然地理学交叉研究。1959年7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1984年和1993年分别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获日本千叶大学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