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新垣
分子生物学家,主要从事RNA结构功能的研究,酵母丙氨酸tRNA的人工全合成,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特别是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及其胞内信号转导等研究。1927年11月出生,湖南衡东人。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研究生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刘允怡
肝胆胰外科学家,主要从事肝癌诊疗研究。1947年6月出生,广东南海人。197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9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骆清铭
生物影像学家,主要从事生物结构、功能及多分子事件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研究。1966年生于湖北省蕲春县。198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1989年和1993年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分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刘以训
生殖生物学家,长期从事生殖生物学研究。1936年5月出生,山东安丘人。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66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陆林
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1966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89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马兰
神经药理学家,主要从事药物成瘾和记忆机制研究。1958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毕业于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1984年于中国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孟安明
发育生物学家,主要从事胚胎早期发育分子机理方面研究。1963年7月出生,四川大竹人。198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1990年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毛江森
病毒学家,从事病毒用细胞培养研究以及甲肝病毒及疫苗的研制研究。1934年1月出生,浙江江山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蒲慕明
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神经生长和轴突导向、神经元极性建立和神经元迁移、神经环路功能及可塑性等领域。194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70年毕业于中国台湾清华大学物理学系,1974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裴钢
细胞生物学家,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1953年12月出生,辽宁沈阳人。198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1984年获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