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世钊
沈世钊,结构工程专家。1933年12月1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1953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此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高校任教。曾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08奥运会场馆建设高级顾问。长期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新兴学科的开拓,在“悬索结构解析理论”、“网壳结构非线性稳定”、“大跨屋盖风荷载及风效应”、“网壳结构动力稳定性及在强震下的失效机理”等前沿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并创造性地设计了多项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型空间结构,为我国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迄今发表论文200篇,出版《网壳结构稳定性》、《悬索结构设计》、《钢结构构件稳定理论》等著作。培养硕士、博士生100余人。2012年获国际空间结构协会(IASS)“HonoraryMembership”称号。1999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施仲衡
施仲衡,1931年11月5日出生于苏州,男,汉族,上海人,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地下铁道专业,获副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北京、重庆、南京等城市城市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都市快轨交通》杂志主编。长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研究工作。1960年在北京地铁一号线建设中,提出深埋改浅埋加防护方案,主持完成了浅埋地铁车站关键性技术的试验研究;1965年,主持北京地铁一号线试验段的技术工作,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1988年主编我国第一部《地下铁道设计规范》,1993年1月1日实施,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我国许多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的评估、审查工作。在优化技术方案、统一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等方面,为国家决策提供了依据。2003年主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课题“大城...
-
钱正英
钱正英(1923.07.04-)(女)水利水电专家。原籍浙江省嘉兴市,出生于上海。1942年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水利部教授。1942年参加革命,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持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主持编制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主持审定、决策了许多重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并具体参与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领导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主编出版了《中国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水利》(中、英文版)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谭述森
谭述森(1942.01.30-)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设计专家。重庆开县人。1965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雷达专业。长期从事大地测量装备和卫星导航系统设计论证与应用研究,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参与了北斗系统三个发展阶段的顶层设计与研制建设,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之一。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07年荣立个人一等功,2014年被评为“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家耀
王家耀(1936.5.15-)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曾任教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教授。从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最先在国内创办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建立与应用、地图生产自动化与一体化、地理信息工程等新专业。主持国防型号项目等20余项,其中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地图制图数据处理模型方法》、《理论地图学》、《空间信息系统原理》等8部;主编并出版学术论文集《数字制图技术与数字地图生产》等2部;发表学术论文“小浪底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等80余篇;培养硕士34名、博士29名,指导博士后3名。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光远
王光远(1924.03.25-)结构力学和工程设计理论专家。河南省温县人。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50年代从事地震工程理论研究,将地面运动模拟为非平稳高斯型连续随机过程,并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计算方法。60年代提出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开始创建工程软设计理论,包括“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工程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理论”、“结构的控制和维修理论”和“结构的模糊随机分析理论”,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技术和结构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中取得重大突破,还提出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共发表论文180多篇,专著9本。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景全
王景全,1937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男,汉族,辽宁绥中人,渡河(海)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军事渡河(海)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包括渡河(海)工程特种保障技术研究,为部队强渡江河及渡海登陆作战机动提供新技术手段;军地交通一体化研究,提高交通运输快速保障和综合保障能力;军用浮桥工程研究,为部队机动克服特大江河障碍提供技术保障;多浮体结构工程理论研究,构建现代战争条件下高效登陆基地。主持与实施应急机动保障工程、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海上风能基地建设以及岛礁开发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战略咨询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防安全、经济发展、主权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防发明专利8项。1996年、2001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1994年、1999年三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2006年三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2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
-
王瑞珠
王瑞珠(1940.4.2-)建筑学家,原籍山西,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1至1984年赴法国巴黎建筑学院(UPA6)进修。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返聘)。主攻建筑理论、城市及建筑史、历史环境保护及规划。所编撰的《世界建筑史》系列是在实地考察和收集原始素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撰写的多卷本世界建筑通史,全书16卷43分册,已出版13卷34分册(其他正在陆续出版中)。该丛书具有大型类书和学科基础工程的性质,具有信息量大、材料新、综合性强等特点,在编排立论和研究方法上亦有独到之处并附有完整的中外文对照检索系统。已出版的头三卷获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所著《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历史环境保护的学术专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科学价值和学科建设意义,对当前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该成果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顾问参与摄制的《欧洲古建筑保护》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政府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魏敦山
魏敦山(1933.5.30-)建筑设计专家。浙江省慈溪县人。1955年上海同济大学本科毕业。曾任上海市建筑师学会副会长。现任上海建筑设计(集团)顾问总建筑师。长期从事民用建筑设计工作,获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职称。1994年荣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上海体育馆与80年代的上海游泳馆,先后获市级及国家级优秀设计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这二项设计作为我国建国以来43座优秀建筑之二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史册。同时作为16位中国著名建筑师之一的最年轻建筑师同时载入该建筑史册。在国外主持设计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获国家优秀设计二等奖,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荣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颁发的“埃及一级军事勋章”。1997年完成的上海体育场工程,2000年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2000年12月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小东
王小东,1939年1月17日出生于甘肃兰州,籍贯山东平度,男,汉族,现居乌鲁木齐。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家,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6年制)。1963年9月到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历任技术员、建筑师、主任工程师、院副总建筑师、院长等职务。曾任数届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现为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资深总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在新疆从事少数民族地域建筑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多项设计获得省部级建筑设计奖。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库车龟兹宾馆、新疆友谊宾馆三号楼、新疆昆仑宾馆新楼、新疆人民会堂方案设计、乌鲁木齐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博物馆、新疆地质博物馆、北京中华民族园新疆景区、喀什吐曼河综合体、和田玉都国际大巴扎、乌鲁木齐团结剧场等。在建筑与城市理论研究方面,完成了《喀什老城区抗震及风貌保护的研究》、《乌鲁木齐城市特色研究》、《乌鲁木齐城市住宅美化研究》、《喀什阿霍街区抗震改造及风貌保护的研究与设计》、《喀什高台民居的抗震与风貌保护研究》等。出版著作有《伊斯兰建筑史图典》、《西部建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