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驭球
  龙驭球(1926.1.15-)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1982),样条有限元(1984),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1986),广义协调元(1987),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1997),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1998)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2002)。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1962),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1965)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93)。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提高了设计水平。著有《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
 

龙驭球(1926.1.15- )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 (1982),样条有限元(1984),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1986),广义协调元(1987),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1997),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1998)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2002)。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1962),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1965)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93)。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提高了设计水平。著有《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等教材。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院士专家 > 工程院院士 > 查看详情
龙驭球
龙驭球    龙驭球(1926.1.15-)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1982),样条有限元(1984),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1986),广义协调元(1987),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1997),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1998)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2002)。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1962),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1965)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93)。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提高了设计水平。著有《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
  龙驭球(1926.1.15-)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1982),样条有限...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gcyys/112897.html
详细介绍
 

龙驭球(1926.1.15- )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报主编(1990-2000),结构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主席(1999),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包括:分区和分项能量原理(1980),分区混合有限元 (1982),样条有限元(1984),含可选参数变分原理(1986),广义协调元(1987),四边形面积坐标理论(1997),厚板层合板无闭锁理性元(1998)和解析试函数有限元(2002)。在壳体计算理论方面,创立柱壳和折板的力法(1962),薄壳应力集中的摄动法(1965)和新型薄壳有限元(1993)。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1963年研究潜艇薄壳发射孔应力集中问题,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提高了设计水平。著有《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等教材。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一篇:林元培

下一篇:刘先林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