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生
  古德生(1937.10.13-)采矿工程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任中南大学教授。他开创了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采矿技术新领域;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开发出系列装运、筛洗工艺的新型振动设备;创造了与自主研发的振动连续作业机组配套的无间柱连续采矿法;针对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条件,发明了“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矿山”建矿新模式,为我国广大中小矿群(约占80%)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硬岩无间柱连续开采技术研究》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颠振型振动出矿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外,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先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叶剑英”奖等荣誉。累计培养硕士生15人,博士生53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1937.10.13- )采矿工程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任中南大学教授。他开创了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采矿技术新领域;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开发出系列装运、筛洗工艺的新型振动设备;创造了与自主研发的振动连续作业机组配套的无间柱连续采矿法;针对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条件,发明了“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矿山”建矿新模式,为我国广大中小矿群(约占80%)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硬岩无间柱连续开采技术研究》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颠振型振动出矿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外,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

先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叶剑英”奖等荣誉。累计培养硕士生15人,博士生53人。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院士专家 > 工程院院士 > 查看详情
古德生
古德生    古德生(1937.10.13-)采矿工程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任中南大学教授。他开创了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采矿技术新领域;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开发出系列装运、筛洗工艺的新型振动设备;创造了与自主研发的振动连续作业机组配套的无间柱连续采矿法;针对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条件,发明了“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矿山”建矿新模式,为我国广大中小矿群(约占80%)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硬岩无间柱连续开采技术研究》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颠振型振动出矿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外,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先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叶剑英”奖等荣誉。累计培养硕士生15人,博士生53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德生(1937.10.13-)采矿工程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任中南大学教授。他开创了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采矿技术新领域;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开发出系列装运、筛洗工艺的新型振动设备;创造了与自主研发的振动连续作业机组配套的无间柱连续采矿法;针对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条件,发明了“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首创具有我...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gcyys/113027.html
详细介绍
 

古德生(1937.10.13- )采矿工程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任中南大学教授。他开创了我国振动出矿技术和地下金属矿连续采矿技术新领域;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开发出系列装运、筛洗工艺的新型振动设备;创造了与自主研发的振动连续作业机组配套的无间柱连续采矿法;针对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条件,发明了“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首创具有我国特色的“区域矿山”建矿新模式,为我国广大中小矿群(约占80%)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工艺技术与装备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硬岩无间柱连续开采技术研究》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颠振型振动出矿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此外,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

先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叶剑英”奖等荣誉。累计培养硕士生15人,博士生53人。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一篇:顾金才

下一篇:韩英铎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