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Tsung-Dao Lee)
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和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等。作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发现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振宁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70-80年代,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和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等。

作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发现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振宁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70-80年代,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国际名家 > 查看详情
李政道(Tsung-Dao Lee)
李政道(Tsung-Dao Lee)  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和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等。作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发现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振宁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70-80年代,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gjzy/113650.html
详细介绍

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和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等。

作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发现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和杨振宁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70-80年代,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