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春
/Upload/20221122121404nqAd.jpg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52年10月生,山东临清人。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1978年至1985年在国家经委生产综合局、办公厅、经济综合局工作。

  1985年4月任国家经委综合局副处长。

  1988年至1993年在物资部政策研究司、政策体制法规司工作,历任处长、司长助理、副司长。

  1993年至1996年在国内贸易部工作,任行业管理司副司长。

  1996年至2002年在国家经贸委工作,历任办公厅副主任(正司级)、研究室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秘书长。

  1998年至2001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2002年4月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2008年10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贡献

  曾参加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委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商品流通和市场管理、工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在全国性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合著《中日企业经营方式》、《国企改革建言》。近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中国特色城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观点摘要

  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依靠政府管理创新,还包括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许多方面;政府管理创新也

  不仅仅是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还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转型等多个目标;但政府管理创新对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确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政府管理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已经强调多年,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

  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冲击,突出表现在外需减少、出口下降,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在取得显著成就、率先实现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认为,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从比较多地依靠外需拉动、外延扩张、外部推动,转变为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内涵提升、内生增长。从后危机和危机后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消费疲弱,再工业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需环境较危机前将更加趋于复杂、紧张。出口虽可望有所增长,但那种井喷式增长将风光不再,我国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性需求拉动;随着全球能源资源供求关系变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和节能减排压力增大,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和污染排放的外延扩张越来越难以为继;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各国经济将由应急管理转入常规增长,中国经济应更早一些考虑刺激政策的淡出退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由“三外”向“三内”转变的步伐。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原因,有资源禀赋和全球分工的因素,也与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缺陷有关。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难以回避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对于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循序渐进,不可能全面超越发展阶段,但要通过加快发展尽量缩短这一进程,争取不走或少走弯路,努力实现局部跨越。

  从资源禀赋和全球分工来看,我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点是人均资源缺乏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经济全球化,产品、服务都是可贸易的,高端人才也可以跨国流动,但劳动力除少量劳务出口外,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出口产品等于出口劳动力。扩大出口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增加就业的必然选择。但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不高,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全球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我们应该继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产品出口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不得不考虑的选择。同时,我们又不能甘于、安于这种分工,应当通过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推动出口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在全球分工中不断提升自己,争取主动,逐步占据有利位势。

  从体制机制来看,当前制约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一是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其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二是社会性规制制度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三是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不健全,碎片化现象严重,制度之间衔接性较差。四是垄断性行业和国有企业在制度安排上存在缺陷。主要是资源垄断和收入分配不合理。五是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以增值税、营业税为主的间接税体系和从分灶吃饭沿袭而来财政分配体制和利益格局,刺激各地争上项目,重复建设,盲目扩大产能。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需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对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应当抓紧解决,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需要从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把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把不该管、可不管的逐步放开搞活。对于政府不该做、做不好或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能够做得更好的事,应当把他们交给企业、市场和中介组织来做,即使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项目,也应当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活力与效率。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改革政府审批方式、优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要加强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建设,完善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等项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开放度、透明度。

  对于那些应该由政府管住管好的事,也要通过改革创新、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依法行政,避免和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迫切要求看,当前亟需加快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一是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切实加强对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正确和有效发挥政府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应有作用。三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变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状况。四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剩余分配机制。五是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消费政策,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同时要探索财税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利益格局。

  总之,要通过政府管理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我们经济增长尽快由比较多地依靠外需拉动、外延扩张、外部推动,转向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内涵提升、内生增长。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政府专家 > 部委学者专家 > 查看详情
侯云春
侯云春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52年10月生,山东临清人。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1978年至1985年在国家经委生产综合局、办公厅、经济综合局工作。  1985年4月任国家经委综合局副处长。  1988年至1993年在物资部政策研究司、政策体制法规司工作...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gwy/111153.html
详细介绍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52年10月生,山东临清人。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1978年至1985年在国家经委生产综合局、办公厅、经济综合局工作。

  1985年4月任国家经委综合局副处长。

  1988年至1993年在物资部政策研究司、政策体制法规司工作,历任处长、司长助理、副司长。

  1993年至1996年在国内贸易部工作,任行业管理司副司长。

  1996年至2002年在国家经贸委工作,历任办公厅副主任(正司级)、研究室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秘书长。

  1998年至2001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2002年4月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2008年10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贡献

  曾参加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委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商品流通和市场管理、工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在全国性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合著《中日企业经营方式》、《国企改革建言》。近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中国特色城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观点摘要

  发展方式转变不只是依靠政府管理创新,还包括科技进步、结构调整等许多方面;政府管理创新也

  不仅仅是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还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转型等多个目标;但政府管理创新对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确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政府管理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已经强调多年,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

  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冲击,突出表现在外需减少、出口下降,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在取得显著成就、率先实现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认为,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从比较多地依靠外需拉动、外延扩张、外部推动,转变为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内涵提升、内生增长。从后危机和危机后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消费疲弱,再工业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需环境较危机前将更加趋于复杂、紧张。出口虽可望有所增长,但那种井喷式增长将风光不再,我国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性需求拉动;随着全球能源资源供求关系变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和节能减排压力增大,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和污染排放的外延扩张越来越难以为继;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各国经济将由应急管理转入常规增长,中国经济应更早一些考虑刺激政策的淡出退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由“三外”向“三内”转变的步伐。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原因,有资源禀赋和全球分工的因素,也与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缺陷有关。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难以回避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对于这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循序渐进,不可能全面超越发展阶段,但要通过加快发展尽量缩短这一进程,争取不走或少走弯路,努力实现局部跨越。

  从资源禀赋和全球分工来看,我国资源禀赋的基本特点是人均资源缺乏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经济全球化,产品、服务都是可贸易的,高端人才也可以跨国流动,但劳动力除少量劳务出口外,是不能自由流动的。出口产品等于出口劳动力。扩大出口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增加就业的必然选择。但由于我国技术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不高,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全球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我们应该继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产品出口解决劳动就业问题。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不得不考虑的选择。同时,我们又不能甘于、安于这种分工,应当通过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推动出口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在全球分工中不断提升自己,争取主动,逐步占据有利位势。

  从体制机制来看,当前制约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一是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其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二是社会性规制制度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三是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不健全,碎片化现象严重,制度之间衔接性较差。四是垄断性行业和国有企业在制度安排上存在缺陷。主要是资源垄断和收入分配不合理。五是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以增值税、营业税为主的间接税体系和从分灶吃饭沿袭而来财政分配体制和利益格局,刺激各地争上项目,重复建设,盲目扩大产能。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需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对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应当抓紧解决,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需要从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把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把不该管、可不管的逐步放开搞活。对于政府不该做、做不好或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能够做得更好的事,应当把他们交给企业、市场和中介组织来做,即使是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项目,也应当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活力与效率。这就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多地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改革政府审批方式、优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要加强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建设,完善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等项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开放度、透明度。

  对于那些应该由政府管住管好的事,也要通过改革创新、理顺关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依法行政,避免和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迫切要求看,当前亟需加快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一是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切实加强对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正确和有效发挥政府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应有作用。三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变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状况。四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剩余分配机制。五是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消费政策,促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同时要探索财税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利益格局。

  总之,要通过政府管理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我们经济增长尽快由比较多地依靠外需拉动、外延扩张、外部推动,转向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内涵提升、内生增长。


上一篇:张春晓

下一篇:赵长茂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 单霁翔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 龙永图
    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副部)
  • 侯云春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 李若谷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 庄聪生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