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懿慈
/Upload/20240222142644OvLI.jpg

姓名:蔡懿慈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

工学学士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清华大学, 中国, 1983;

工学硕士 (计算机应用), 清华大学, 中国, 1986;

工学博士 (计算机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2007.

学术兼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与理论研究所: 所长 (2008-);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分学术委员会: 委员 (2008-);

Integration, VLSI of Journal: 编委 (2009-2011);

《半导体学报》: 编委 (2009-2011).

研究领域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算法及软件系统

研究概况

我的主要研究兴趣为微电子与计算机交叉领域中的IC设计优化算法与大规模数值计算分析,已经从事EDA领域研究工作20多年。近年来,伴随着Moore定律的发展,我对IC设计中的互连线时延和噪声分析优化、大规模IC供电网络并行分析、低功耗物理设计优化、以及纳米工艺下面向可制造性(DFM)设计优化等一些国际前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际科研或合作项目。 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方面:

1. 对IC片上供电网络的分析和优化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GPU的P/G网络并行分析快速泊松方法,获得DAC 2009最佳论文提名奖,这是大陆学者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大规模P/G网络快速分析方法,成果发表在国际IC物理设计年会ISPD 2006及国际期刊Trans. On CAD上;提出了Dcap电容优化与布局结合等一系列P/G网络优化方法,成果发表在国际会议ICCAD 2009及国际期刊Trans. On CAS-II国际期刊上。

2. 对IC低功耗与时序物理设计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性能驱动的功耗关断物理优化方法,获得以功耗优化为主题的国际年会SGLVLSI 2008最佳论文奖,这是大陆学者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提出了基于电压岛多供电功耗优化方法、时钟关断功耗优化方法等,成果发表在国际IC物理设计年会ISPD 2008及国际期刊Trans. On VLSI上。

3. 对纳米工艺下工艺参数变化及可制造性(DFM)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Synopsys合作提出了基于区域模型匹配的OPC热点探测方法,获得ICCAD 2006最佳论文提名奖;提出了一系列面向DFM的布线和优化算法,成果发表在国际会议及Trans. On VLSI等国际期刊上。

研究课题

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 先进EDA工具平台开发 (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合作: 考虑工艺参数变化的IC设计优化理论与关键技术 (2009-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片上供电网络仿真及优化 (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纳米工艺下集成电路自动布线算法研究 (2010-2012).

奖励与荣誉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级优化和验证问题基础研究 (2006);

DAC 2009: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09);

ICCAD2006: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06);

GLVLSI 2008: 最佳论文奖 (2008);

清华大学: 教学优秀奖 (2000).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前沿科技专家 > 查看详情
蔡懿慈
蔡懿慈  
姓名:蔡懿慈职称:教授教育背景工学学士(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清华大学,中国,1983;工学硕士(计算机应用),清华大学,中国,1986;工学博士(计算机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2007.学术兼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与理论研究所:所长(2008-);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分学术委员会:委员(2008-);Integration,VLSIofJournal:编委(2009-2011);《半导体学报》...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ithlw/116273.html
详细介绍

姓名:蔡懿慈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

工学学士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清华大学, 中国, 1983;

工学硕士 (计算机应用), 清华大学, 中国, 1986;

工学博士 (计算机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2007.

学术兼职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与理论研究所: 所长 (2008-);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分学术委员会: 委员 (2008-);

Integration, VLSI of Journal: 编委 (2009-2011);

《半导体学报》: 编委 (2009-2011).

研究领域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算法及软件系统

研究概况

我的主要研究兴趣为微电子与计算机交叉领域中的IC设计优化算法与大规模数值计算分析,已经从事EDA领域研究工作20多年。近年来,伴随着Moore定律的发展,我对IC设计中的互连线时延和噪声分析优化、大规模IC供电网络并行分析、低功耗物理设计优化、以及纳米工艺下面向可制造性(DFM)设计优化等一些国际前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际科研或合作项目。 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方面:

1. 对IC片上供电网络的分析和优化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GPU的P/G网络并行分析快速泊松方法,获得DAC 2009最佳论文提名奖,这是大陆学者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提出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大规模P/G网络快速分析方法,成果发表在国际IC物理设计年会ISPD 2006及国际期刊Trans. On CAD上;提出了Dcap电容优化与布局结合等一系列P/G网络优化方法,成果发表在国际会议ICCAD 2009及国际期刊Trans. On CAS-II国际期刊上。

2. 对IC低功耗与时序物理设计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性能驱动的功耗关断物理优化方法,获得以功耗优化为主题的国际年会SGLVLSI 2008最佳论文奖,这是大陆学者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提出了基于电压岛多供电功耗优化方法、时钟关断功耗优化方法等,成果发表在国际IC物理设计年会ISPD 2008及国际期刊Trans. On VLSI上。

3. 对纳米工艺下工艺参数变化及可制造性(DFM)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Synopsys合作提出了基于区域模型匹配的OPC热点探测方法,获得ICCAD 2006最佳论文提名奖;提出了一系列面向DFM的布线和优化算法,成果发表在国际会议及Trans. On VLSI等国际期刊上。

研究课题

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 先进EDA工具平台开发 (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合作: 考虑工艺参数变化的IC设计优化理论与关键技术 (2009-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片上供电网络仿真及优化 (2008-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纳米工艺下集成电路自动布线算法研究 (2010-2012).

奖励与荣誉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级优化和验证问题基础研究 (2006);

DAC 2009: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09);

ICCAD2006: 最佳论文提名奖 (2006);

GLVLSI 2008: 最佳论文奖 (2008);

清华大学: 教学优秀奖 (2000).


上一篇:冯建华

下一篇:王煜全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 李德毅
    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出生于江苏省。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和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云控制等方法用于不确定性认知和云计算,在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动平衡”实验和智能驾驶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专著3本。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
  • 袁岳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创业管理服务机构飞马旅发起人,知名独立媒体人,央视策略顾问,飞驴湾首席国际旅行家,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理事长,“黑苹果青年项目”发起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7年耶鲁世界学者。中国市场研究协会副会长,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理事长,世界专业研究人士协会(ESOMAR)原中国区代表,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协会(AMCF)前副主席兼原中国区代表,北京留学生商会副会长,哈佛校友会理事,世界园艺博览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社调市调标委会委员,公益基金会中心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顾问。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交大、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兼职教授、EMBA/MBA/MPA兼职导师。在组织管理、高级谈判、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政策分析方法、社会群体研究方面有相当研究,担任多家重要媒体和企业的长期管理顾问。发表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论述二十余册。
  • 倪光南
    倪光南,1939年8月1日出生于浙江宁波,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 1961年倪光南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1964年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参与的119机研制项目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968年参与717机显示器研制;1981年至1983年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做访问研究员;1984年初组织课题组研发出了汉字处理的第二项产品,即“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11月应邀出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总工程师;1989年11月14日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倪光南担任公司董事兼总工,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9年被联想集团解聘;2002年至2011年担任第五、六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2011年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倪光南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
  • 邬贺铨
    邬贺铨,男,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1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原籍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重庆邮电大学名誉校长,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 1964年,邬贺铨毕业于武汉邮电学院; 1964年6月至1969年6月,工作于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1969年6月至1975年6月,工作于四川眉山电信总局505厂;1975年6月至1979年6月,工作于重庆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6月至1993年6月,任成都邮电部第五研究所数字通信研究室主任;1993年6月至1999年6月,先后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邬贺铨长期从事光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网的研究与项目管理工作。
  • 高红冰
    高红冰,现任阿里巴巴副总裁、政策研究室主任、高级研究员,是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理事和特邀研究员,浙江省委党校特聘教授,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高红冰是中国互联网资深人士,承担过中宣部、国家安全部、发改委、工信部、知识产权总局等十多项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互联网政策和战略研究课题。曾担任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集团等多家大型互联网和IT公司的常年政策与战略顾问。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