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甲,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表示在船市需求旺盛的时期,船舶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船市急剧走低的时候,船舶制造能力相当一个时期会呈现能力过剩。中国造船业目前面临着过剩的时期,但是一些大船厂还没有显现出来。因而,能力过剩的造船企业不能单纯的等待船市回暖,应该分解自身的制造过程能力,通过自主研发进行产品生产的战略转移,以产品结构调整的措施,以船舶和配套相近,产品适应船市的低迷期来渡过艰难岁月,并寻找机会求得新的发展。
我们造船业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一定的份额,也扩大了经济交流和贸易振兴。国际上也有不少海洋大国崛起也是造船业先行,形成了大国崛起和区域的繁荣。造船业是有波动的发展状态,从发展到成长到提高到壮大,有的时候壮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市场又萎缩下滑,然后进入再发展的循环。直接的原因是市场的需求冲击和社会状态的变化,船舶类型随着产业技术和运输业发展变化,当今的船舶业采用了先进电子信息技术装备,提高船舶通信导航能力,智能驾驶,海洋环保,安全管理,船员生活等方面,并且重点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船舶工业的设计,制造,配套管理水平,来提高造船业效率和效益。用高技术,新工艺,新方面来建立新的造船模式,减少造船业对劳动力和大投资的依赖,使造船产业成为古老不衰老,传统又创新的长青产业。
我国的造船总量和造船水平,造船能力在这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和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天上午黄理事长专门讲了,我们去年的造船吨位完成了2880多万吨,应该说虽然处于第三位,但是跟前十年的第三位的含量是大不一样的,占的比例已经明显提高。现在我们造船吨位快速的向世界造船第一大国冲击,我们手持定单2亿多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位,我们与世界第一位手持定单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从去年9月到今年5月,我们接单量大幅度下滑。我们要清醒的看到,造船业快速发展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投入性增长和产能扩大增长,造船的产能发展有余,科技引领和支撑不足,全国配套落后于全国总装,现在叫做本土化的达到60%,完全国产化还不到50%,国产化就是不靠外资,完全是中国的企业所占比例还不到50%。应该说对国外的依存度比较大,特别是海洋工程配套上依存度更大。
船舶及配套业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以新产品拓宽市场服务面。我们造船企业和配套企业都有各自的主导产品,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也赢得了长期的信誉,有的企业已经有了品牌和商标,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我们在市场竞争中,遇到了目前长期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船型,某一个配套产品上,要想高科技,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占领市场,来适应用户需求从而取胜就必须进行创新,对主要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制造能力,主业相关的技术,市场竞争对手的发展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