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龙,1944年10月4日生于湖溪镇白水口村,1992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农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海外获得植物营养学博士的中国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年起任河南省政府参事,同年被聘请为河南省长科技顾问。
“我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家乡对我的培养。我虽常年居住在河南,可是我的心却从未离开过家乡。”19日,蔡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感恩与思念。
回顾自己40多年的研究工作,蔡德龙简单地用五个阶段进行划分。第一阶段,196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后,蔡德龙被分配到河南从事黄淮海平原土壤改良、饮黄淤灌研究等。这一阶段,他所研究的“引黄淤灌压沙治碱改土种植”研究成果在1978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对我这一阶段成果的肯定坚定了我继续研究下去的信心。”蔡德龙说。
第二阶段,蔡德龙创建河南省第一个环境保护研究所,开展郑州市地下水、自来水、蔬菜、粮食和灌溉水中Hg、As、Cr、酚等5项毒物分析。第三阶段,他提出“河南省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地理分布及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课题,并主持开展该项目的研究。
对蔡德龙来说,第四阶段极为重要。1987年他出国留学,1990年带回了日本硅肥生产技术,并主持河南省“八五”重点科技攻关“硅营养研究及硅肥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蔡德龙和他的同伴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和土壤硅素养分研究,打破了“华北平原土壤不缺硅”论点,并且初步确定华北平原土壤有效硅临界值。该成果使我国首次在大范围内全面、系统地进行硅营养的基础理论及硅肥的生产应用研究,在原料配方、添加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等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除了研究工作外,蔡德龙也做好与家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我第五阶段的工作就是成立郑州浙江东阳商会。之所以成立这个商会,是为了让在郑州创业的东阳人能互相多联系。他们在郑州创业过程中碰到麻烦,我会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东阳很多年了,但是我和东阳父老之间的情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