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平
刘加平,东南大学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一直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调控、裂缝控制、服役性能提升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了“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发明的混凝土早期变形与开裂测试系统,解决了高湿阶段收缩驱动力定量表征的难题,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二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采用并跟踪研究;发明了接枝共聚物选择性吸附、缓控释和超分散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现代混凝土复杂组分高效分散和高温等环境下分散保持的难题;阐明了早期水化加速、极低水胶比强度持续增长和韧性提升的机制,实现了现代混凝土的超早强、超高强、超高韧性。发表SCI/EI收录论文9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4项;成果应用于高铁、核电、水电、军工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并推广到中东和南美等地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二、三、五),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一)。入选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刘加平,东南大学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一直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调控、裂缝控制、服役性能提升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了“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发明的混凝土早期变形与开裂测试系统,解决了高湿阶段收缩驱动力定量表征的难题,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二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采用并跟踪研究;发明了接枝共聚物选择性吸附、缓控释和超分散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现代混凝土复杂组分高效分散和高温等环境下分散保持的难题;阐明了早期水化加速、极低水胶比强度持续增长和韧性提升的机制,实现了现代混凝土的超早强、超高强、超高韧性。发表SCI/EI收录论文9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4项;成果应用于高铁、核电、水电、军工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并推广到中东和南美等地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二、三、五),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一)。入选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能源科学专家 > 查看详情
刘加平
刘加平  刘加平,东南大学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一直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调控、裂缝控制、服役性能提升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了“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发明的混凝土早期变形与开裂测试系统,解决了高湿阶段收缩驱动力定量表征的难题,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二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采用并跟踪研究;发明了接枝共聚物选择性吸附、缓控释和超分散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现代混凝土复杂组分高效分散和高温等环境下分散保持的难题;阐明了早期水化加速、极低水胶比强度持续增长和韧性提升的机制,实现了现代混凝土的超早强、超高强、超高韧性。发表SCI/EI收录论文9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4项;成果应用于高铁、核电、水电、军工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并推广到中东和南美等地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二、三、五),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一)。入选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刘加平,东南大学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一直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调控、裂缝控制、服役性能提升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了“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发明的混凝土早期变形与开裂测试系统,解决了高湿阶段收缩驱动力定量表征的难题,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二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采用并跟踪研究;发明了接枝共聚物选择性吸附、缓...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nyhg/45432.html
详细介绍
刘加平,东南大学教授,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一直从事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调控、裂缝控制、服役性能提升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主持了“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发明的混凝土早期变形与开裂测试系统,解决了高湿阶段收缩驱动力定量表征的难题,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二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采用并跟踪研究;发明了接枝共聚物选择性吸附、缓控释和超分散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现代混凝土复杂组分高效分散和高温等环境下分散保持的难题;阐明了早期水化加速、极低水胶比强度持续增长和韧性提升的机制,实现了现代混凝土的超早强、超高强、超高韧性。发表SCI/EI收录论文97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4项;成果应用于高铁、核电、水电、军工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并推广到中东和南美等地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二、三、五),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排名一)。入选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上一篇:杨维军

下一篇:黄鹤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