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锋
/Upload/1674026196.png

吴锋,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率先提出采用轻元素、多电子、多离子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学术思想,研发出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与高度评价。自主开发出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电池制备新工艺和电池安全性技术,为我国锂电产业更新换代,进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通过系列关键材料的协同作用提高电池本征安全性,发明了安全性电极、复合型陶瓷类聚合物隔膜、具有阻燃性和电化学兼容性的电解质体系;率先提出电池系统安全阈值边界的概念,并开发出识别与控制技术。发明了含锂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打破了国外对储氢合金的专利垄断,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镍氢电池中试基地,实现了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设计建成我国第一条镍氢电池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研发出系列镍氢动力电池组并成功应用于多款混合动力汽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探索不同二次电池体系间的技术融合,在电池反应理论、关键材料和工程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为我国二次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已培养出56名博士和50名硕士,多人成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他所领导的973、863基础和应用研究团队成员,有些已成为我国二次电池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人才。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获得4项国际奖和12项省部级科技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国际车用锂电池协会(IALB)首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7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获得国防科工委高校优秀教师、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电池行业特殊贡献专家、北京理工大学师德标兵等称号;被国家科技部聘为973新型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的首席科学家;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在国际相关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30余次;在Adv. Mater.、Nature Commun.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89篇,其中IF>4.0的论文176篇,有18篇入选ESI近十年高被引论文,SCI他引6682次;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多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1项。

  曾任国家高技术(863)功能材料专家组成员、副组长,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委,国家科技部镍氢电池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高技术(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现任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12次担任中美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研讨会主席,6次担任动力锂电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主席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能源科学专家 > 新能源汽车专家 > 查看详情
吴锋
吴锋  
吴锋,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率先提出采用轻元素、多电子、多离子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学术思想,研发出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与高度评价。自主开发出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电池制备新工艺和电池安全性技术,为我国锂电产业更新换代,进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通过系列关...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xnyqczj/111544.html
详细介绍

吴锋,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能源材料的研究开发,率先提出采用轻元素、多电子、多离子反应体系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跨越式提升的学术思想,研发出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与高度评价。自主开发出一系列锂离子电池关键新材料、电池制备新工艺和电池安全性技术,为我国锂电产业更新换代,进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通过系列关键材料的协同作用提高电池本征安全性,发明了安全性电极、复合型陶瓷类聚合物隔膜、具有阻燃性和电化学兼容性的电解质体系;率先提出电池系统安全阈值边界的概念,并开发出识别与控制技术。发明了含锂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打破了国外对储氢合金的专利垄断,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镍氢电池中试基地,实现了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设计建成我国第一条镍氢电池自动化示范生产线;研发出系列镍氢动力电池组并成功应用于多款混合动力汽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探索不同二次电池体系间的技术融合,在电池反应理论、关键材料和工程化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为我国二次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已培养出56名博士和50名硕士,多人成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他所领导的973、863基础和应用研究团队成员,有些已成为我国二次电池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人才。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获得4项国际奖和12项省部级科技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4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国际车用锂电池协会(IALB)首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7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获得国防科工委高校优秀教师、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电池行业特殊贡献专家、北京理工大学师德标兵等称号;被国家科技部聘为973新型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的首席科学家;被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在国际相关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30余次;在Adv. Mater.、Nature Commun.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89篇,其中IF>4.0的论文176篇,有18篇入选ESI近十年高被引论文,SCI他引6682次;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多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1项。

  曾任国家高技术(863)功能材料专家组成员、副组长,国家高技术(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委,国家科技部镍氢电池专家组组长和国家高技术(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现任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12次担任中美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研讨会主席,6次担任动力锂电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主席


上一篇:​欧阳明高

下一篇:孙逢春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