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根福
/Upload/20230425153117Vhik.jpg

冯根福

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个人简历

1996年- 任博导。

研究领域

金融市场与产业发展;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组织架构与公司发展。

教育背景

1982年 毕业于原陕西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5年-1988年 在原陕西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3年-1996年 在原陕西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年5-1991年11月 曾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选派的高访学者赴德国中央银行学习6个月。
1992年6-1992年12月 作为国家教育部选派的高访学者赴英国SUSSEX大学学习6个月。
2002年6-2002年8月 作为高访学者赴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访问学习3个月。
2001年、2011年、2012年 先后赴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考察访问。

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经济促进与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企业研究会常务理事
西安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陕西省独立董事协会常务理事

研究成果

论文:
英文论文:
[1] C. Jiang,S. Yao and G. Feng. 2011. Banking Reform and Efficiency: The Case of China. Submitted to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under review.(SSCI)
[2] S. Yao,Z. Han and G. Feng. 2008. Ownership Reform,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he World Economy, 31(10):1310-1326. (SSCI)
[3] C. Jiang,S. Yao, G. Feng and D. Willenbockel. 2007. WTO Challenges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Banks. Applied Economics, 39(5):629 – 643.(SSCI)
[4] S. Yao, Z.Han and G. Feng. 2007.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after WTO access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18(1):66-86.(SSCI)
[5] Huang QA, Kang XY, Chen JL, Jiang H, Feng GF. 2010.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s’ Loyalty in China Fitness-keeping Industry. Information: An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3(4):1243-1250.(SCI)
[6] S. Li, G. Feng, G. Cao.2011. Private Benefits of Managerial Control, Government Ownership, and Acquirer Returns: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State-Controlled Listed Companies.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accepted. (SSCI)
[7] Yao, S., Jiang, C. Feng, G. and Willenbockel, D. 2006. WTO Challenges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Banks in Globalization, competition and growth in China, ed. by S. Yao and J. Chen, Routledge Curzon, London.57-76.

中文论文:
[1] 冯根福.1989.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未定稿》,(6);25-29
[2] 冯根福.2004.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经济研究,(12):16-25.
[3] 冯根福.1988.马克思的均衡价值理论. 经济研究,(7):45-51.
[4] 冯根福,吴林江.2001.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54-61.
[5] 冯根福,韩冰,闫冰.200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变动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8):12-19.
[6] 温军,冯根福.2012.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自主创新. 经济研究,(3);53-64
[7] 姚树洁,姜春霞,冯根福.2011.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效率:1995—2008.经济研究,(8):4—16.
[8] 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2006.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经济研究,(12) :35-46.
[9] 姚树洁,冯根福,韩钟伟.2005.中国保险业效率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7):56-65.
[10] 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2004.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8):4-15.
[11] 姚树洁,Chun Kwok Lei,冯根福.2008.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收入收敛性.经济研究,(10):80-92.
[12] 孙早,卢宁,冯根福.2010.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理论探索——第十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综述.经济研究,(12):139-143.
[13] 张炳南,冯根福.2011.中国黄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11)
[14] 冯根福,赵珏航.2012.管理者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中国工业经济,(6)
[15] 冯根福,李再扬,姚树洁.2006.信息产业标准的形成机制及其效率研究.中国工业经济,(1):16-24.
[16]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2006.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1):46-51.
[17] 冯根福,温军.2008.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7):91-101.
[18] 冯根福,闫冰.2004.公司股权的“市场结构”类型与股东治理行为.中国工业经济,(6):85-92.
[19] 冯根福,马亚军,姚树洁.2005.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3):13-21.
[20] 冯根福,王会芳.2001.上市公司绩效多角度综合评价及其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2):23-29.
[21] 冯根福,赵健.2002.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新分析——兼评国内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工业经济,(11):75-83.
[22] 王锋,冯根福.2011.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中国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评估.中国工业经济,(4):127-137.
[23] 张倩肖,冯根福.2007.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1):64-72.
[24] 温军,冯根福,刘志勇.2011.异质债务、企业规模与R&D投入.金融研究,(1): 167-181.
[25] 冯根福,权利霞.1996.连锁经营与单体经营中的交易费用分析.财贸经济,(4): 58-60.
[26] 李再扬,冯根福.2003.西方金融市场效率理论发展述评.财贸经济,(7):90-95.
[27] 冯根福,马亚军.2004.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自利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6):16-21.
[28] 冯根福,孙辰建.2001.我国上市公司“壳”资源利用绩效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6):53-60.
[31] 庄贵军,冯根福.2000.中国百货零售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9):44-48.
[32A] 冯根福,宋林.2002.级差效益不足的竞争性路桥定价的经济学分析——湖北省襄樊市汉江一桥捆绑收费案例分析.财贸经济,(8):71-75.
[32B] 张倩肖,冯根福.2006.我国地区间用于科技发展的研发绩效评估与比较.财贸经济,(11):46-51.
[33] 冯根福.1991.我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问题.财贸经济,(9):43-48.
[34] 冯根福.1990.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和市场疲软的思考.财贸经济,(9):24-28.
[35] 冯根福,冯祥英,刘志勇.2011.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存在租金攫取吗? 经济管理,(1):29-37.
[36] 冯根福,黄建山.2009.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成长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12):61-68.
[37] 冯根福,李德志,王会芳.2002.西方企业并购理论:属性、动机与影响.经济管理,(16):10-16.
[38] 冯根福.1992.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上).价格理论与实践,(11):9-14.
[39] 冯根福.1992.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下).价格理论与实践,(12):32-37.
[40] 冯根福.2006.中国公司治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经济学家,(3):13-20.
[41] 冯根福,吴林江,刘世彦.2000.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学家,(5):59-66.
[42] 冯根福.1997.现代公司法人所有权安排的特征、原则和框架.经济学家.(5):39-49.
[43] 曹里加,冯根福.2001.上市公司产业与区域分布、规模及绩效.经济学家,(6):105-111.
[44] 杨秀云,冯根福.2004.中国民航业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其有效性分析.经济学家,(6):69-76.
[45] 王会芳,冯根福.2003.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并购活动的时间统计特征研究.经济学家,(4):105-110.
[46] 杨秀云,冯根福.2003. 民航业的需求差别定价:特点和运用.经济科学,(5):43-52.
[47] 冯根福,张舒玮,郑冠群.2012.国有垄断行业引进民资的策略选择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当代经济科学,(4)
[48]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2010.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
[49] 冯根福,石军,韩丹.2009.股票市场、融资模式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当代经济科学,(3):21-29.
[50] 冯根福,刘志勇,王新霞.2008.股权分置改革、产权属性、竞争环境与公司绩效——来自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当代经济经济,(5):1-12.
[51] 冯根福,蒋文定,黄建山.2011.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空间分布关系的实证检验. 当代经济科学,(6):72-80.
[52] 闫冰,冯根福.2005.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当代经济科学,(6):14-18.
[53] 冯根福.2001.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6):23-28.
[54] 冯根福,李麦焕.1994.试论经济特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当代经济科学,(1):27-35.
[55] 冯根福,高振刚.1995.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研究战略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3):3-9.
[56] 冯根福.1996.中国大中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选择的理性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1-9.
[57] 冯根福.1997.西方主要国家公司股权结构与股东监控机制比较研究.当代经济科学,(6):31-43.
[58] 冯根福.1988.西方国家公司经理行为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比较研究.当代经济科学,(6):31-38.
[59] 冯根福,李映青.1989.变革“劳动力”概念与发展传统价值源泉理论——论活劳动、物化劳动以及参与劳动过程的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当代经济科学,(3):29-36.
[60] 冯根福.1991.九十年代我国工业的调整、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计委产业政策研究室召开的“工业调整与发展问题讨论会”综述.当代经济科学,(1):15-19
[61] 冯根福,蒋文定,黄建山.2012.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角色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4):54-59.
[62] 冯根福,丁国荣.2011.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治理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30-36.
[63] 冯祥英,冯根福.2009.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现状的思考:问题与政策建议.财政研究,(8):27-30.
[64] 冯根福.2001.加快西安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改组的思路、对策与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8):16-24.
[65] 冯根福,薛峰光.1996.职位垄断论.人文杂志,(3):37-42.
[66] 魏开文,冯根福.2001.关于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外部监督机制的思考.人文杂志,(3):75-78
[67] 冯根福.1990.通货膨胀中的企业定价扭曲行为及其治理.人文杂志,(2):55-61.
[68] 石军,冯根福,黄谦.2011.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影响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47-153.
[69] 毛毅,冯根福.2011.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人口与经济,(3):87-93.
[70] 张炳南,冯根福.2011.我国黄金产业技术进步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18)
[71] 张炳南,冯根福.2011.中国黄金产业效率分析——以中国黄金上市公司为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1-84.
高缅厚,冯根福.1992.试论我国生态农业生产力.生产力研究,(1):62-67.
[72] 徐鸿,冯根福.2006.劳动分工与信誉之间的关系.当代财经,(1):15-18.
[73] 赵健,马亚军,冯根福.2006.中国银行业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业和区域聚类分析.财经问题研究,(5):41-47.
[74] 袁永德,冯根福.2007.我国能矿资源价格改革的经济学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100-104.
[75] 冯根福,高文舍.1981.关于考察劳动力所有关系方法的一点意见.陕西财经学院学报,(4):85-88.
[76] 韩丹,冯根福.2008.资本市场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求索,(10):12-14.
[77] 马亚军,冯根福.2005.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分析.证券市场导报,(5):58-64.
[78] 刘力昌,冯根福,张道宏,毛红霞.2004.基于DEA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评价.系统工程,(1):55-59.
[79] 冯根福,王会芳.2002.上市公司绩效理论及实证研究评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9-33.
[80] 冯根福,张敏.1981.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有关系——与伍昂等同志商榷.经济问题,(6):6-10.
[81] 胡怀邦,冯根福.1984.试论开发大西北的物资流通战略.社会科学,(4):21-25.
[82] 冯根福.1986.关于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改革问题的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34-40.
[83] 冯根福.1986.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体系的探讨.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11-17.
[84] 冯根福,李映青.1987.劳动者、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1):25-26.
[85] 冯根福.1987.有计划的生产价格是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赣江经济,(4):25.
[86] 冯根福,冯庆贤.1982.无定额人员如何推行经济责任制——国营西安红旗手表厂动力车间实行计分奖励制调查.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102-104.
[87] 李明堂,冯根福.1982.生产责任制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吗?——与沈元翰同志商榷.学习与探索,(4):79-80.
[88] 冯根福,刘世爵.1983.试论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含义.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39-46.
[89] 冯根福,刘世爵.1983.经济结构经济学初探.财经理论与实践,(3):18-22.
[90] 张云洁,冯根福.1983.《资本论》的科学真理永放先芒——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1-11.
[91] 冯根福,李映青.1984.关于研究和制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青海社会科学,(2):13-18.
[92] 冯根福.1984.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目标.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40-45.
[93] 冯根福.1985.试论社会主义业余劳动.经济问题,(9):44-49.
[94] 李晓帆,冯根福.1985.论地区经济优势.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21-28.
[95] 马广奇,冯根福.1991.关于宏观金融调控的深化问题.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4):51-55.
[96] 冯根福.1982.关于所有制的几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探索,(4)
[97] 冯根福,金安迪.1981.试论社会主义企业竞争与技术交流的矛盾,经济问题探索,(2)
[98] 冯根福,李映青.1983.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业余劳动.赣江经济,(6):16-23.
著作:
西安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问题研究,第二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其他成果: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与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主持人,批准号:05BJL023,2005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绩效多主体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主持人,批准号:02BJY130,2002年。
(3)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重点培育拟上市科技型企业案例研究”,2012.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内部治理视角的公司技术创新问题研究,2009.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运作模式研究”,批准号:02JD790018。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研究”,2005.
(7)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1999.
(8)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研究”,1999.
(9)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科研项目,“国有商业银行治理问题研究”,1998.
(10)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2002.
(11)承担横向课题若干项。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智库专家 > 查看详情
冯根福
冯根福  
冯根福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个人简历1996年-任博导。研究领域金融市场与产业发展;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组织架构与公司发展。教育背景1982年毕业于原陕西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在原陕西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1996年在原陕西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1年5-1991年11月曾...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zkzj/114784.html
详细介绍

冯根福

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个人简历

1996年- 任博导。

研究领域

金融市场与产业发展;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组织架构与公司发展。

教育背景

1982年 毕业于原陕西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5年-1988年 在原陕西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3年-1996年 在原陕西财经学院产业经济系在职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年5-1991年11月 曾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选派的高访学者赴德国中央银行学习6个月。
1992年6-1992年12月 作为国家教育部选派的高访学者赴英国SUSSEX大学学习6个月。
2002年6-2002年8月 作为高访学者赴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访问学习3个月。
2001年、2011年、2012年 先后赴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考察访问。

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经济促进与开发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企业研究会常务理事
西安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陕西省独立董事协会常务理事

研究成果

论文:
英文论文:
[1] C. Jiang,S. Yao and G. Feng. 2011. Banking Reform and Efficiency: The Case of China. Submitted to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under review.(SSCI)
[2] S. Yao,Z. Han and G. Feng. 2008. Ownership Reform,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he World Economy, 31(10):1310-1326. (SSCI)
[3] C. Jiang,S. Yao, G. Feng and D. Willenbockel. 2007. WTO Challenges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Banks. Applied Economics, 39(5):629 – 643.(SSCI)
[4] S. Yao, Z.Han and G. Feng. 2007.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after WTO accession. China Economic Review, 18(1):66-86.(SSCI)
[5] Huang QA, Kang XY, Chen JL, Jiang H, Feng GF. 2010.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s’ Loyalty in China Fitness-keeping Industry. Information: An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3(4):1243-1250.(SCI)
[6] S. Li, G. Feng, G. Cao.2011. Private Benefits of Managerial Control, Government Ownership, and Acquirer Returns: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State-Controlled Listed Companies.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accepted. (SSCI)
[7] Yao, S., Jiang, C. Feng, G. and Willenbockel, D. 2006. WTO Challenges and Efficiency of Chinese Banks in Globalization, competition and growth in China, ed. by S. Yao and J. Chen, Routledge Curzon, London.57-76.

中文论文:
[1] 冯根福.1989.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未定稿》,(6);25-29
[2] 冯根福.2004.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兼论进一步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新思路.经济研究,(12):16-25.
[3] 冯根福.1988.马克思的均衡价值理论. 经济研究,(7):45-51.
[4] 冯根福,吴林江.2001.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54-61.
[5] 冯根福,韩冰,闫冰.2002.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变动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8):12-19.
[6] 温军,冯根福.2012.异质机构、企业性质与自主创新. 经济研究,(3);53-64
[7] 姚树洁,姜春霞,冯根福.2011.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效率:1995—2008.经济研究,(8):4—16.
[8] 姚树洁,冯根福,韦开蕾.2006.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经济研究,(12) :35-46.
[9] 姚树洁,冯根福,韩钟伟.2005.中国保险业效率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7):56-65.
[10] 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2004.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8):4-15.
[11] 姚树洁,Chun Kwok Lei,冯根福.2008.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收入收敛性.经济研究,(10):80-92.
[12] 孙早,卢宁,冯根福.2010.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理论探索——第十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综述.经济研究,(12):139-143.
[13] 张炳南,冯根福.2011.中国黄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11)
[14] 冯根福,赵珏航.2012.管理者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中国工业经济,(6)
[15] 冯根福,李再扬,姚树洁.2006.信息产业标准的形成机制及其效率研究.中国工业经济,(1):16-24.
[16]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2006.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1):46-51.
[17] 冯根福,温军.2008.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7):91-101.
[18] 冯根福,闫冰.2004.公司股权的“市场结构”类型与股东治理行为.中国工业经济,(6):85-92.
[19] 冯根福,马亚军,姚树洁.2005.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3):13-21.
[20] 冯根福,王会芳.2001.上市公司绩效多角度综合评价及其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2):23-29.
[21] 冯根福,赵健.2002.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新分析——兼评国内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工业经济,(11):75-83.
[22] 王锋,冯根福.2011.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中国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评估.中国工业经济,(4):127-137.
[23] 张倩肖,冯根福.2007.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1):64-72.
[24] 温军,冯根福,刘志勇.2011.异质债务、企业规模与R&D投入.金融研究,(1): 167-181.
[25] 冯根福,权利霞.1996.连锁经营与单体经营中的交易费用分析.财贸经济,(4): 58-60.
[26] 李再扬,冯根福.2003.西方金融市场效率理论发展述评.财贸经济,(7):90-95.
[27] 冯根福,马亚军.2004.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自利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6):16-21.
[28] 冯根福,孙辰建.2001.我国上市公司“壳”资源利用绩效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6):53-60.
[31] 庄贵军,冯根福.2000.中国百货零售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9):44-48.
[32A] 冯根福,宋林.2002.级差效益不足的竞争性路桥定价的经济学分析——湖北省襄樊市汉江一桥捆绑收费案例分析.财贸经济,(8):71-75.
[32B] 张倩肖,冯根福.2006.我国地区间用于科技发展的研发绩效评估与比较.财贸经济,(11):46-51.
[33] 冯根福.1991.我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问题.财贸经济,(9):43-48.
[34] 冯根福.1990.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和市场疲软的思考.财贸经济,(9):24-28.
[35] 冯根福,冯祥英,刘志勇.2011.我国上市公司CEO薪酬存在租金攫取吗? 经济管理,(1):29-37.
[36] 冯根福,黄建山.2009.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公司成长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12):61-68.
[37] 冯根福,李德志,王会芳.2002.西方企业并购理论:属性、动机与影响.经济管理,(16):10-16.
[38] 冯根福.1992.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上).价格理论与实践,(11):9-14.
[39] 冯根福.1992.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下).价格理论与实践,(12):32-37.
[40] 冯根福.2006.中国公司治理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经济学家,(3):13-20.
[41] 冯根福,吴林江,刘世彦.2000.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学家,(5):59-66.
[42] 冯根福.1997.现代公司法人所有权安排的特征、原则和框架.经济学家.(5):39-49.
[43] 曹里加,冯根福.2001.上市公司产业与区域分布、规模及绩效.经济学家,(6):105-111.
[44] 杨秀云,冯根福.2004.中国民航业市场结构的特征及其有效性分析.经济学家,(6):69-76.
[45] 王会芳,冯根福.2003.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并购活动的时间统计特征研究.经济学家,(4):105-110.
[46] 杨秀云,冯根福.2003. 民航业的需求差别定价:特点和运用.经济科学,(5):43-52.
[47] 冯根福,张舒玮,郑冠群.2012.国有垄断行业引进民资的策略选择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当代经济科学,(4)
[48]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2010.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
[49] 冯根福,石军,韩丹.2009.股票市场、融资模式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当代经济科学,(3):21-29.
[50] 冯根福,刘志勇,王新霞.2008.股权分置改革、产权属性、竞争环境与公司绩效——来自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当代经济经济,(5):1-12.
[51] 冯根福,蒋文定,黄建山.2011.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空间分布关系的实证检验. 当代经济科学,(6):72-80.
[52] 闫冰,冯根福.2005.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当代经济科学,(6):14-18.
[53] 冯根福.2001.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6):23-28.
[54] 冯根福,李麦焕.1994.试论经济特区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当代经济科学,(1):27-35.
[55] 冯根福,高振刚.1995.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研究战略的思考.当代经济科学,(3):3-9.
[56] 冯根福.1996.中国大中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选择的理性思考.当代经济科学,(2):1-9.
[57] 冯根福.1997.西方主要国家公司股权结构与股东监控机制比较研究.当代经济科学,(6):31-43.
[58] 冯根福.1988.西方国家公司经理行为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比较研究.当代经济科学,(6):31-38.
[59] 冯根福,李映青.1989.变革“劳动力”概念与发展传统价值源泉理论——论活劳动、物化劳动以及参与劳动过程的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当代经济科学,(3):29-36.
[60] 冯根福.1991.九十年代我国工业的调整、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计委产业政策研究室召开的“工业调整与发展问题讨论会”综述.当代经济科学,(1):15-19
[61] 冯根福,蒋文定,黄建山.2012.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角色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4):54-59.
[62] 冯根福,丁国荣.2011.中国证券公司内部治理影响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30-36.
[63] 冯祥英,冯根福.2009.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发展现状的思考:问题与政策建议.财政研究,(8):27-30.
[64] 冯根福.2001.加快西安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改组的思路、对策与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8):16-24.
[65] 冯根福,薛峰光.1996.职位垄断论.人文杂志,(3):37-42.
[66] 魏开文,冯根福.2001.关于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外部监督机制的思考.人文杂志,(3):75-78
[67] 冯根福.1990.通货膨胀中的企业定价扭曲行为及其治理.人文杂志,(2):55-61.
[68] 石军,冯根福,黄谦.2011.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投资的影响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47-153.
[69] 毛毅,冯根福.2011.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人口与经济,(3):87-93.
[70] 张炳南,冯根福.2011.我国黄金产业技术进步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18)
[71] 张炳南,冯根福.2011.中国黄金产业效率分析——以中国黄金上市公司为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1-84.
高缅厚,冯根福.1992.试论我国生态农业生产力.生产力研究,(1):62-67.
[72] 徐鸿,冯根福.2006.劳动分工与信誉之间的关系.当代财经,(1):15-18.
[73] 赵健,马亚军,冯根福.2006.中国银行业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业和区域聚类分析.财经问题研究,(5):41-47.
[74] 袁永德,冯根福.2007.我国能矿资源价格改革的经济学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100-104.
[75] 冯根福,高文舍.1981.关于考察劳动力所有关系方法的一点意见.陕西财经学院学报,(4):85-88.
[76] 韩丹,冯根福.2008.资本市场融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求索,(10):12-14.
[77] 马亚军,冯根福.2005.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分析.证券市场导报,(5):58-64.
[78] 刘力昌,冯根福,张道宏,毛红霞.2004.基于DEA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评价.系统工程,(1):55-59.
[79] 冯根福,王会芳.2002.上市公司绩效理论及实证研究评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9-33.
[80] 冯根福,张敏.1981.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有关系——与伍昂等同志商榷.经济问题,(6):6-10.
[81] 胡怀邦,冯根福.1984.试论开发大西北的物资流通战略.社会科学,(4):21-25.
[82] 冯根福.1986.关于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改革问题的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34-40.
[83] 冯根福.1986.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体系的探讨.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11-17.
[84] 冯根福,李映青.1987.劳动者、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1):25-26.
[85] 冯根福.1987.有计划的生产价格是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形成基础.赣江经济,(4):25.
[86] 冯根福,冯庆贤.1982.无定额人员如何推行经济责任制——国营西安红旗手表厂动力车间实行计分奖励制调查.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102-104.
[87] 李明堂,冯根福.1982.生产责任制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吗?——与沈元翰同志商榷.学习与探索,(4):79-80.
[88] 冯根福,刘世爵.1983.试论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科学含义.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39-46.
[89] 冯根福,刘世爵.1983.经济结构经济学初探.财经理论与实践,(3):18-22.
[90] 张云洁,冯根福.1983.《资本论》的科学真理永放先芒——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1-11.
[91] 冯根福,李映青.1984.关于研究和制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青海社会科学,(2):13-18.
[92] 冯根福.1984.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目标.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40-45.
[93] 冯根福.1985.试论社会主义业余劳动.经济问题,(9):44-49.
[94] 李晓帆,冯根福.1985.论地区经济优势.陕西财经学院学报,(2):21-28.
[95] 马广奇,冯根福.1991.关于宏观金融调控的深化问题.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4):51-55.
[96] 冯根福.1982.关于所有制的几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探索,(4)
[97] 冯根福,金安迪.1981.试论社会主义企业竞争与技术交流的矛盾,经济问题探索,(2)
[98] 冯根福,李映青.1983.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业余劳动.赣江经济,(6):16-23.
著作:
西安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问题研究,第二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其他成果: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与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主持人,批准号:05BJL023,2005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绩效多主体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主持人,批准号:02BJY130,2002年。
(3)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重点培育拟上市科技型企业案例研究”,2012.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内部治理视角的公司技术创新问题研究,2009.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运作模式研究”,批准号:02JD790018。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研究”,2005.
(7)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国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1999.
(8)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研究”,1999.
(9)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科研项目,“国有商业银行治理问题研究”,1998.
(10)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上市公司绩效问题研究”,2002.
(11)承担横向课题若干项。


上一篇:傅军

下一篇:房宁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 吴振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 宋志勇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 教授
  • 宁向东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 汪同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数量经济所所长 研究员
  • 赵迎光
    韩都衣舍创始人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