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
  王文兴(1927-)环境化学家。安徽萧县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早年从事催化研究,建立了流动循环法和放射性C14示踪法,得到了一些有机物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领域的著作。1976起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了国内首套带有真空系统、长光程FTIR光化学烟雾箱;野外观测发现O3浓度随边界层高度变化规律;得到了全国酸沉降时空分布规律,并在东北地面和山上首次发现强酸性降水,查明了来源与成因,推动了我国大气环境立法。近十多年来创建了环境量子化学计算团队和研究新领域,阐明了一系列污染物降解和生成机理,指导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获得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他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创建者之一、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主编、国际ASAAQ组织委员(1985-)。发表论文27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等。2014.6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王文兴(1927- )环境化学家。安徽萧县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

早年从事催化研究,建立了流动循环法和放射性C14示踪法,得到了一些有机物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领域的著作。1976起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了国内首套带有真空系统、长光程FTIR光化学烟雾箱;野外观测发现O3浓度随边界层高度变化规律;得到了全国酸沉降时空分布规律,并在东北地面和山上首次发现强酸性降水,查明了来源与成因,推动了我国大气环境立法。近十多年来创建了环境量子化学计算团队和研究新领域,阐明了一系列污染物降解和生成机理,指导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获得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他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创建者之一、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主编、国际ASAAQ组织委员(1985-)。发表论文27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3项、三等奖1项等。2014.6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院士专家 > 工程院院士 > 查看详情
王文兴
王文兴    王文兴(1927-)环境化学家。安徽萧县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早年从事催化研究,建立了流动循环法和放射性C14示踪法,得到了一些有机物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领域的著作。1976起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了国内首套带有真空系统、长光程FTIR光化学烟雾箱;野外观测发现O3浓度随边界层高度变化规律;得到了全国酸沉降时空分布规律,并在东北地面和山上首次发现强酸性降水,查明了来源与成因,推动了我国大气环境立法。近十多年来创建了环境量子化学计算团队和研究新领域,阐明了一系列污染物降解和生成机理,指导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获得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他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创建者之一、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主编、国际ASAAQ组织委员(1985-)。发表论文27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等。2014.6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王文兴(1927-)环境化学家。安徽萧县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早年从事催化研究,建立了流动循环法和放射性C14示踪法,得到了一些有机物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领域的著作。1976起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了...
  • 联系方式:
  • 手机号码:
  • 联系邮箱:
  • 微信扫码联系

    微信咨询

邀请费用:面议

邀请讲课
官方电话:13810808675
http://www.zgdfzk.com/index.php/gcyys/112806.html
详细介绍
 

王文兴(1927- )环境化学家。安徽萧县人,祖籍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山东大学教授。

早年从事催化研究,建立了流动循环法和放射性C14示踪法,得到了一些有机物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领域的著作。1976起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在大气光化学、降水化学、大气PM2.5和区域霾化学方面,领导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了国内首套带有真空系统、长光程FTIR光化学烟雾箱;野外观测发现O3浓度随边界层高度变化规律;得到了全国酸沉降时空分布规律,并在东北地面和山上首次发现强酸性降水,查明了来源与成因,推动了我国大气环境立法。近十多年来创建了环境量子化学计算团队和研究新领域,阐明了一系列污染物降解和生成机理,指导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获得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他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创建者之一、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主编、国际ASAAQ组织委员(1985-)。发表论文27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3项、三等奖1项等。2014.6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一篇:汤鸿霄

下一篇:唐孝炎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专家动态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