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医疗健康专家
擅长领域
细分领域
李文生
李文生  李文生教授,博士,留美学者,博士及博士后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中国眼科未来领袖培养对象。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美国视觉和眼科研究(ARVO)学会中国首位“青年临床科学家研究奖”获得者(亚洲第二位)。美国视觉和眼科研究学会(ARVO)、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ASGCT)及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会(ASCRS)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议专家、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2010年作为最年轻者入选中国眼科界最顶尖专家即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并兼任专家会员论坛秘书处副秘书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视觉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眼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专家团专家、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总干事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学组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八年制第三版教材编委(非主干教材主编)、《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以及IOVS等九家国内外眼科杂志的编委及审稿人。1988.9-1993.8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994.9-1997.8昆明医学院眼科学硕士研究生(白内障专业)1998.9-2001.7中南大学眼科学临床型博士研究生(玻璃体视网膜病专业)1997.8-1998.8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眼科工作医师2001.9-2005.1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讲师,副教授,主任2005.2-2010.6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主任,PI,博导2010.6-2011.12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眼科及基因治疗中心(UMMS)研究员2012.1-2012.1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NEI)客座研究员2013.2-2016.10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教授,董事长助理,博导2016.11-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导20多年来,主要从事眼底病及白内障方面的临床工作,手术量超过万例。在白内障方面开展了各种疑难复杂性白内障手术,尤其是在超硬核、小瞳孔、超高龄等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据美国JCRS杂志报道,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完成过两例105岁白内障患者的眼科医生。在眼底病方面开展了各种疑难复
王乐今
王乐今  王乐今,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斜视、弱视、小儿眼科主任,2015年3月16日工作调动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业务专长是斜视、弱视、小儿眼科(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小儿视网膜病、小儿眼表疾病)及青少年近视等疑难病例处理、尤其对儿童麻痹斜视和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擅长。在国内率先开展小切口显微斜视手术,使得手术反应小、愈合快、不用调整缝线,减轻了手术带给儿童的痛苦。3科研论著在2002年7月至2003年8月期间,在美国克里夫兰Lerner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在国内外发表文章多篇,并以第一作者首次成功地发现了CAD/MI的基因,其科研成果发表于世界最高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上,为该病的研究填补了世界空白,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获得了医学界的广泛好评。另外,他在美国深造期间科研硕果累累,还有其他三篇科学论文分别发表在AmericanJournalofMedicalGenetics,Circulation,Science和NatureGenetics杂志上。[1]擅长领域斜视弱视及小儿眼科(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先天性青光眼,小儿先天性眼底病等);眼综合(青光眼手术白内障手术上俭下垂手术后巩膜加固术);眼球震颤;青少年儿童近视预防和治疗。尤其在先天性眼球震颤、和复杂斜视方面擅长,开展本体感受器手术治疗眼球震颤。倡导并开展小切口显微斜视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建立儿童眼病筛查中心,开展基因诊断和生殖早期干预,避免缺陷儿的出生。开展RGP和角瞙塑形镜技术矫正近视,预防斜视复发和重度弱视的治疗。
葛坚
葛坚  葛坚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及研究工作30余年,在青光眼诊治、白内障超声乳化与眼内窥镜激光治疗疑难青光眼、干细胞研究、近视眼防治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所领导的团队相继获得了973计划、863重大专项、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基金的资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十余次。截至目前,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33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0篇。主编卫生部统编七年制以及八年制《眼科学》教材、教育部五年制《眼科学》教材和《现代青光眼研究进展》。已培养博士研究生71名,已出站博士后8名,其中17人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分别获得“全国医院优秀院长”、“广东省优秀院长”、“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国医师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服务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世界青光眼协会“高级研究科学家奖”(“SeniorResearchScientist”奖)和“突出贡献奖(TheWorldGlaucomaAssociationRecognitionAward)”,澳大利亚政府“杰出创新奖”(“ExcellenceinInnovation”奖),亚太眼科学会“最高学术奖”(“DeOcampo”奖)等荣誉。[2]近五年主持的科研基金:编辑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可降解干细胞组织工程化视网膜膜片修复视神经病变的机制及疗效研究”,项目编号:81430009,2015-2019)(第一负责人,研究经费320万)[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2项)(1)mRNA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去编程为视网膜前体细胞及其功能的研究(项目编号:81170846,2012-2015)(第一负责人,研究经费60万)(2)经人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干细胞差异基因靶向调控细胞增殖安全性(项目编号:81371007,2014-2017)(第一负责人,研究经费65万)
牟国营
王刚
王刚  王刚,美国FDA驻中国办公室助理主任现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FDA)驻中国办公室助理主任,主要负责与药品和生物制品有关的政策分析、能力建设,及美中两国药监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在加入FDA驻中国办公室之前,王刚博士任职于FDA生物制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enterforBiologicsEvaluation&Research)的法规及生物制品质量办公室(OfficeofCompliance&BiologicsQuality),并担任资深审评员(SeniorReviewer)、GMP检查员(LeadInspector)和专家级生物学家(ExpertBiologist)之职,主要负责审评生物制品新药申报和补充材料申报中与CMC和GMP有关的内容,并负责对美国国内和国际生物制品生产厂家生产执照批准前和申报批准前的GMP认证和检查(Pre-licenseInspectionandPreapprovalInspection)。王刚博士是一位经专业同行评审认定的生物制品生产和GMP认证领域的专家(Peer-reviewedGMPExpert),尤其是对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的审评、生产、GMP认证和监管等领域有较高的造诣。王刚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并获得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DartmouthMedicalSchool)药理学和毒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所属的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专注于肿瘤和癌症的细胞及免疫疗法领域的研究。王刚博士曾就职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TheUniversityofTexasMDAndersonCancerCenter),任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和课题负责人(PrincipalInvestigator)之职。王刚博士于2005年起效力于FDA至今。
翟培军
翟培军  翟培军,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四处处长。翟培军处长表示从2004年当时的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L)发布政策至今,我国医学实验室认可已有十年历史,而实际上第一家独立实验室的认可是在2009年,比医院检验科室慢一点。这并不是他们意识的问题,我记得2005年时就有独立实验室找过我,希望进行ISO15189的认可。但是当时对独立实验室的运作,包括其是否合法存在等问题,我们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当时我们并没有接受独立实验室的认可申请。之后几年中我们一直在探索,到2009年随着卫生主管部门政策的逐渐明朗,才开始受理独立实验室的认可。至今五年的时间里,已认可独立实验室31家,涉及11个省。这个速度并不快,原因主要是独立实验室的能力与大医院的检验科相比仍然较弱,达到认可的要求比较困难。正如我昨天讲到的,申请认可的独立实验室并不只有这31家实际是45家,其中1/3由于不能达到可实施现场评审的要求而被退回。这些数字折射出独立实验室认可的需求很大。他们比医院检验科更迫切地需要通过权威的承认来证实他们的能力,以获得更广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同。目前独立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一般都没有大问题,但是在文化的积淀、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人员方面和医院检验科的差距比较大。实验室和生产企业最大的区别是实验室有更多的技术内涵,需要有一种文化来支撑。独立实验室如果不解决如何留住人才、给人发展空间,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更谈不上文化沉淀,那么独立实验室永远只是一个作坊、一个流水线、一个简单的加工工厂,而不是一个实验室。所以我在昨天的报告中建议实验室要以“社会责任”作为核心价值观,以“文化积淀”作为塑造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以服务临床和患者作为实验室工作的根本目标,这也是一个实验室能够长久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基础。对于认可政策来说,CNAS根据国际要求不会具有歧视性政策,无论谁来申请认可我们都很欢迎,对医院和独立实验室一视同仁,我也希望独立实验室尽快加强自身的建设,符合认可要求,参加到认可的大家庭里来。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