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医疗健康专家
擅长领域
细分领域
陈正望
陈正望  陈正望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留校工作。1985年去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师从生物化学二系系主任ViktorMutt教授,学习和研究生物活性肽分离制备技术(ViktorMutt时任诺贝尔奖评委,美国生理学会第一届鲍芒奖TheFirstBeaumontPrize得主,1976年NobelPrize提名)。又在该校化学一系系主任HansJornvall教授指导下,学习和研究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HansJornvall时任诺贝尔奖评委,后为诺贝尔奖评委会秘书长)。还在该校分子医学系系主任SuadEfendic指导下,学习和研究在细胞、组织和个体水平上检测多肽功能的技术和糖尿病病理学(SuadEfendic时任诺贝尔奖评委,WHO糖尿病组欧洲负责人)。在三位大师共同培养之下,获该大学医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由于发现了生物活性肽Daintain(大炎肽)和Dopuin(多脯因)并解析出了一级结构及阐明了部分生物学功能,于1998年获得“AwardofPer-ErikLindahls(Medicine)ofTheRoyalSwedishAcademicofScience”(瑞典皇家科学院Per-ErikLindahls(医学)奖)。1999至2001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工作,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尾端后双碱性氨基酸前小肽的存在,并纯化出2个小肽。陈正望对生物活性肽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尤其在脑肠肽方面。ViktorMutt1998年去世后,许多重要国际期刊纷纷发表文章纪念他,从这些文章可看到,ViktorMutt晚年的科学贡献主要体现在陈正望工作中。如1998年发表在杂志JounalofMolecularNeuroscience的文章“InmemoryofViktorMutt”中所列事实、摘引及参考文献中可看出。又如2008年由著名出版社Elsevier出版的巨著“StoriesofSuccess”中,由HansJornvall和BiggitaArgeberth所写第6章“ViktorMutt:AGiantintheFieldofBioactivePeptide”也可反映出来。2002年引入华中科技大学工作至今。10余年来,除完成教学工作外,致力于自己发现和鉴定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Daintain(大炎肽)的研究,取得一些有影响力的成果。如博士生赵燕英研究Daint
彭涛
彭涛  彭涛,男,1965年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病毒学博士。现任广东华南联合疫苗开发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医科大学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入选国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获得中国侨联颁发的“中国侨界贡献奖”,“中国侨联特聘专家”。  彭涛专家长期以来运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从事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应用性研究,包括疫苗、抗病毒药物及快速诊断技术等。曾在美国SCRIPPS和UC-SanDiego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制药企业从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彭涛博士编撰了专著《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应用》,主译了《临床病毒学》,参编了《分子基因药物学》、《新药发现开发技术平台》等专著。申请专利10多项,获得包括国际专利“可溶性疱疹病毒蛋白复合体疫苗”在内的5项发明专利授权。彭涛博士是国际抗病毒领域期刊AntiviralResearch编委,以及VirologicaSinica的编委。发表包括JofVirology,Hepatology,CellularMicrobiology,AntiviralResearch等SCI论文数十篇。彭涛博士为科技部973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科学院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负责人。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狄文
钱德英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