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知名专家 > 能源科学专家
擅长领域
细分领域
刘若庄
刘若庄  刘若庄(1925.5.25-),北京人,物理化学家。[1]1947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0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79年7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2]刘若庄毕生致力于物理化学尤其是量子化学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性地将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应用于研究实际化学问题并取得优秀成果。在应用量子化学和培养化学专业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刘若庄主要从事化学键理论及计算量子化学研究。早期曾作氢键本质研究和配位场理论方法研究。[2]刘若庄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从事科学研究。[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3]20世纪60年代参加配位场理论方法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创造性地将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用于研究化学反应途径及动态学,优选、改进并扩充了研究方法,综合研究了多种化学反应。[6]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对有机导体和半导体理论、光化学反应理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6]1950年6月以“SpecificHeatbyMechanicalQuadratures”研究论文通过研究生答辩并发表于同年的《中国化学会会志》。1956年,在水分子间氢键键能一文中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并考虑到电子云之间的多极矩作用研究氢键的静电相互作用,优于当时国际上流行的点电荷的模型,被《十年来中国的科学(化学卷)》所引用。[3]1980年以后主要从事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对加成反应从理论上提出了取代基可以改变反应物间作用能本质并影响反应机理的新观点。对异构化反应预言了某些不稳定异构体的存在,后为实验证实。揭示了自由基反应中负活化能产生的根源。用轨旋耦合作用阐明了自旋禁阻反应的起因。证明了在特定条件下,非断裂键的振动激发也可促进反应。目前侧重激发态反应势能面及相关光化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著有《量子化学基础》等。
王田苗
王田苗  王田苗,1960年出生,1982年、1984年、1990年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0-1995年分别在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地面移动机器人研究博士后与意大利国家仿生实验室从事医疗外科机器人研究博士后。现为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博导,机械工业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与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得国家教育部特聘教授专业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领域评审专家组成员,国防科技机器人创新团队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突出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等,曾聘为国家863计划“十五”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十一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及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组组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近年来主要从事嵌入式智能感知与控制以及在医疗外科机器人、特种服务机器人等方面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在1997年国内率先开展了医疗外科机器人研究,成功应用于上千例临床应用,2013年参加了第29届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中山站进行了恶劣环境下机器人漫游者实验,反恐防暴、核工业以及服务机器人得到应用推广。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上100余篇,发明专利十余项,著作三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快速发布需求
重新获取验证码

推荐讲师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