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昨日(27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2022江北嘴新金融峰会上发表“奔向‘3060’解码绿色行业新机遇”的主题演讲。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在峰会现场获悉,他建议,重庆要推进建立转型金融框架,设置转型金融目录,通过绿色金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围绕长江大保护开发更多与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护相关的金融产品。
图/直播截屏
近年来,重庆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绿色金融纳入重庆“十四五”规划、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等重大战略,积极开展有益有效的实践,跑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庆加速度”。
政策层面
2019年以来,重庆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优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金融一体化方面,2021年10月21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开展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支持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展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创新试点。《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重要改革事项,要求成渝共同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创新政策方面,《重庆市绿色建筑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工作试点方案》《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丰富。此外,人行重庆营管部组织辖内金融机构签署《重庆地区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倡议书(暂行)》,围绕绿色金融发展计划、绿色贷款、绿色贷款产生的碳减排量等开展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推动银行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
激励机制方面,2021年,先后发布《重庆市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建筑发展指南(试行)的通知》《关于加快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目前,全市10个区县已出台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如江津区印发《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并成立由分管副区长牵头、多部门联动的绿色金融协调机制;大足区印发《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2021年专项行动计划》,结合产业绿色升级、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方式;渝中区出台《重庆绿色金融大道发展专项规划》,并对绿色企业上市最高给予600万元政策扶持;江北区今日(27日)发布《绿色金融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促进绿色金融服务本地中小微企业和民营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实践层面
重庆确定五大核心区和八大重点区作为改革创新先行区,形成金融与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林等融合发展。2021 年,各核心区与重点区因地制宜一系列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举措,出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20余项,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提高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绿色金融信息互通和标准化。其中,南岸区组建了规模达30亿元的广阳岛绿色发展基金,吸引资本聚焦“四大一新”主导产业。万州区三峡资本与重庆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组建规模1亿元的“环保产业基金”,主要投向生态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的优质企业和项目。此外,部分区县还开展了绿色金融支持畜禽养殖、绿色建筑、黑臭水体治理和垃圾回收处理等重点民生和污染防治关键领域的相关实践,积极探索符合市场原则的可持续金融支持模式。
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抵质押担保模式,以活体抵押贷、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未来收益权质押贷等方式,稳步扩大绿色信贷投放;同时,清洁贷、生态修复贷、补贴确权贷等绿色信贷专营产品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丰富。绿色证券方面,碳中和债、绿色企业债不断发行;绿色投资基金、环保投资基金不断推出。以重庆环保基金为例,2015年成立以来,共发起设立35支基金,总规模115亿元,累计完成了68个项目投资,累计对外投资总额13亿元。2018年建立的重庆绿色智慧产业基金吸引上市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起设立规模为20亿元的二级母基金,截至2021年末,该基金已有3个项目在科创板成功上市、1个项目报创业板、1个项目挂牌北交所、2个项目被上市公司并购。
阶段性成效
一方面,绿色金融数字化探索深入推进。2019年,重庆建设国内首个绿色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系统——“长江绿融通”。通过大数据归集处理、融资信息对接、绿色专业服务、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管理等助推金融科技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2022年1-4月,累计向“长江绿融通”系统推送绿色项目712个,金融机构已授信188个,授信金额783.01亿元,已放款180个,放款金额352.72亿元;推送绿色企业97家,金融机构已授信57家、金额143.37亿元,已放款56家、放款金额86.35亿元。
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市场稳步发展。近年来,重庆通过建立部门间绿色金融协同推进机制、创新绿色信贷政策、丰富绿色债券产品、设立绿色信贷专营机构、办理绿色票据再贴现和提升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等举措,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向绿色领域的资金投放力度。截至2021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3843.8亿元,同比增长35.6%,较全国平均增速高约2.6个百分点;绿色债券余额超310亿元,同比增长21%,较全市债券增速高17.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