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方智库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讲师入驻通道

免费咨询热线:13810808675

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首页 > 专家观点 > 查看详情

赵锡军: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支持新格局下的科技创新

日期:2021-05-30 19:56:27   阅读:

 宣讲家网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围绕新格局与新要求、高度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支持新格局下的科技创新展开深度剖析。

H}}6LSS1PT3YN1H1G[@Z%WG_副本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支持新格局下的科技创新”这个话题。

一、新格局与新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十四五”时期新任务

一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八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九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二)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

我们也确立了一些新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总体来讲是围绕高质量发展设定的。从发展特点来讲,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从具体指标上来看: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十四五”规划没有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的具体数字,而是提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就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这就是根据今年我国内外部环境提出来的。

二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济增长效率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

三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四是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

五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六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研发投入实际上也是支持创新发展的资源配置要求。

七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八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九是森林覆盖率达到24.1%。

十是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十一是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这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十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十三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以上是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要完成的一些重要指标。重要任务和重要指标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

(三)新格局与新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形成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再生产等循环,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也要从这些方面来实现。

“双循环”的骨架就是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完整与畅通。只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循环才能更好地运转起来。此外,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不能停留在现有状态,不能简单地完成循环,而是要不断升级换代。只有这些链条不断升级,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才能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

从现有情况来看,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并不是特别牢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经过70多年建设,特别是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有不少领域和生产环节处于中高端,但同时也有一些生产环节处于产业链条的中低端。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部分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样一来在产业链运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卡脖子”现象。如果是技术和产品供应出现了波动,就会使产业链运行出现波动,从而导致循环也出现波动;如果出现断供现象,那么产业链的运行就面临着中断的危险。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十四五”规划为未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思路、方法和方向,也就是要高度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二、高度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出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的投资支持,畅通国内大循环;要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同时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弱项,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技术的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同时在产业有领先优势的领域进行精耕细作,搞出“独门绝技”,实施好产业基础的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基础。

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特别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仅要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还要不断升级产业,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同时也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加快进程,包括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等。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科技战略支撑,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前我们通常认为科技、科研都要靠国家的投入,但是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来看,其核心的基础架构是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升级换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其建设主体应该是企业。因此,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只有在产业链条中担任主体的企业有了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并且完成创新,才能真正支撑产业链升级,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如果企业没有创新能力,产业链就很难从低端向高端完成升级换代,也就很难保持完整健康的运行,更谈不上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因此,强调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它抓住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同时还提出,要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还有一些具体财税方面的政策,包括通过财税金融等各项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和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作用。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统筹新兴产业布局。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完善标准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在税收方面,提出要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同时,要发挥投资对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加大对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资支持力度,引导其加大研发投入,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发展自主可控。要健全鼓励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制度政策体系。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所用到的很多技术越来越靠近前沿,那么这些关键技术怎样获得?一是通过购买来合作,但是当这些技术成为核心技术时,购买这些技术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二是自主研发,通过持续投入加大研发力度进行技术攻关,从而获得这些技术,这就是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健全鼓励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制度政策体系,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激励创新投资的长效机制。那么,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就非常重要。要支持技术平台、创新平台和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多元投入机制,为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融资支持。促进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有机统一。发挥投资补助等投资政策的重要作用,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和软件的自主化水平。这些都是与资源配置、投融资直接相关的政策措施,通过投融资的政策措施,以及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来建设好资源配置的机制,从而促进我国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能力提升。

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畅通和科技创新是直接相关的,同时也关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在这里,除了科研方面的投入以外,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创新主体也非常重要。从国家角度来讲,政策要引导激励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同时加强对企业政策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创新创业提供技术转移、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服务。要构建多元化高效率的金融体系,通过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等多种投融资方式,为创新企业提供服务。

从目前来讲,我们的融资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但如果让市场主体有充分的资源进行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大其投入力度,主要依靠现有的银行间接融资的支持,应该说难度越来越大,因为银行体系的信贷融资匹配的更多是运行周转的资金,而不是更多用于原始的研发投入的资金。因此,目前的以银行信贷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已经很难匹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和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就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怎样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从而让产业链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让产业持续升级,促进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的格局和机制,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更多地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来支持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的投入。

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尤为重要和关键。

(一)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在支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从融资体系来看,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那么怎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当然,这也是推动要素市场配置完善的一个关键举措,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强化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畅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资的包容度和覆盖面。同时,要让创新成果、研发成果更快地转化为我们的生产力,在市场上体现出来,形成正向的激励机制。一个企业的创新和研发做得越好,投入越多,成果越多,那么这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就越强,就会获得更多投资者的认同,从而形成正向的激励作用。

(二)加快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现在的资本市场有各个不同的层次,比如有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但实际上除了在交易所设立的这些交易板块以外,资本市场还有其他的层次,比如新三板,同时还有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等。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企业的创新创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企业上市之前,是否有充分的资源来支持其从研发项目开始,到最后形成产业化。实际上,企业在上市前的阶段是最需要获得各方面支持的,而资本市场可以为上市前的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为一些相对来讲研发投入、创新投入、风险比较大的企业提供直接的支持。因此,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是在形成整个产业链条的一系列过程中提供金融支持的一个重要支撑。

现在来看,我们更多时候把资本市场片面地,或者是有局限地理解为上市,这实际上是不全面的。要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对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前端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专业能力,因为这些投资并不是简单地提供资金支持,它们还会在技术判断、风险控制、市场潜力、管理等方面给企业,特别是处于创立初期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要发挥好新三板市场对中小微科技企业的支持作用,发挥好科创板、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作用,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

(三)通过资本市场的改革来打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

资本市场的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注册制改革是“十四五”时期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注册制改革来选拔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企业进入市场,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

除了注册制改革以外,资本市场的改革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要做。从中长期来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通过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来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降低,让企业有更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在创新研发方面有更多的融资渠道。

同时,要持续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一是积极推行注册制改革,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统筹推进交易、退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夯实资本市场的基础。二是大力推进科创板发展,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提供支持。发展科创板,有利于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科创板走向资本市场,畅通科技企业融资之路,从而推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三是积极推动新三板发展,服务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尤其是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新三板转板机制,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打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的上升通道,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四是着力推行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用数字化的新技术服务好企业。

我们也要做好投资者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投资者结构优化方面要做更多工作,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能力,满足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

(四)切实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围绕着资本市场的改革,各类创新创业企业怎样来进行合理的定位,它的融资需求、产出周期、考评标准、风险控制等怎样做好制度安排,这些都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特别是要完善科创属性的评价标准,加强对拟上市公司股东的信息披露,切实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防止各种“伪科技”“伪创新”借机“圈钱”,损害投资者利益。

(五)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和科技创新措施要落地落实

防止行动的“口号化”,防止“一哄而上”。只有遵循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才能拿出既紧扣发展重点任务又吻合市场需要的举措,并以此凝聚更多共识。完善上市制度、再融资制度,落实退市制度,推进市场改革,充分考虑实体经济需要、市场主体预期稳定、市场运行安全有序,要把改革、发展、稳定和创新统一起来,真正形成支持创新的新的体系。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微信扫一扫